走進南華縣雨露鄉后甸村委會袁家丫口村,村前一池碧水波光粼粼,平整潔凈的村間道路蜿蜒曲折,房前屋后綠蔭繁茂,穿插其間的白族文化裝飾圖案與設計新穎的亭臺樓閣雅致漂亮。
“以前,我們村是典型的‘臟亂差’?,F在,不僅居住環境變美了,生產生活條件也大大改善?!闭f起袁家丫口村的變化,村民小組長趙應先介紹,當地已建起垃圾收集處理設施,村里都鋪上了水泥路,建成文化活動室,還發展了3家白族特色農家樂,年均旅游收入50萬元,“我們現在又建成了3個楊梅基地,年均可實現收入20萬元。還帶動了全村種植養殖業發展,使農副產品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發展,真正實現了建設宜居宜業美麗新農村的目標?!?/p>
從昔日的“臟亂差”到今天的美麗鄉村,袁家丫口村的變化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扶持。后甸村委會黨總支書記李發忠介紹,隨著美麗鄉村及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建設項目的實施,袁家丫口村得到了509.66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這些資金的注入,使村里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改善,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整治,村莊得以開展綠化美化亮化工作。
在南華縣,像袁家丫口村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自去年以來,當地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精神,因地制宜制定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編制完成了縣域村鎮體系、“一水兩污”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等多個規劃,整合環保、農業、水利、新農村建設等項目資金,加快環衛設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并安排鄉鎮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公路沿線綠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范項目、縣城城郊結合部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等專項資金超過3000萬元,在10個鄉鎮新建設垃圾池(爐)400個、垃圾填埋場6個,購置生活垃圾清運車12輛,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和綠化亮化等建設工作。
此外,南華縣還著力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完善考核檢查和情況通報制度,科學制定環衛費用征收機制,確保環衛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管理維護真正落到實處,使城鄉面貌和環境衛生條件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