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在華頻遭山寨 畸形消費觀釀成傍名牌者泛濫
國外聲明最終未被法院采信
2011年11月30日,法院判決認定深圳莊氏商標侵權,賠償拉菲集團50萬元經濟損失。
法院認為,深圳莊氏公司使用的“拉菲帝國”文字,“拉菲”系主要識別部分,而其與拉菲集團的“拉菲”名稱相同。
莊氏將“拉菲帝國”用于葡萄酒,很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它是“拉菲”的系列品牌;而所謂的“麥穗”與“箭頭”的區別,法院認為,兩圖案整體結構相似,細節差異不足以產生實質區別。
對于“FDL”的聲明,法院認為其屬于未經過公證認證的境外證據,故不予采信。
判決后深圳莊氏公司上訴,目前二審仍在進行中。就拉菲集團對深圳莊氏公司的種種指責,日前記者聯系深圳莊氏公司求證,但該公司拒絕接受采訪。
拉菲打假·進展
對其他山寨廠商
拉菲欲陸續起訴
盡管兩戰告捷,但拉菲集團的律師們更忙了。拉菲集團的另一位代理律師李永波告訴記者,目前,他和同事正在緊鑼密鼓地全國調查,準備將其他“山寨拉菲”陸續送上法庭。
李永波告訴記者,律師們原以為兩次起訴能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但在2011年的全國春季糖酒會上,“山寨拉菲”們再次紛紛登場,根本不把拉菲集團放在眼里。
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曾對2011年全國糖酒會期間的亂象做出報道。央視記者發現,“山寨拉菲”的廠商聚集在糖酒會會場附近的賓館里,大肆推銷假酒。“拉菲艾格堡”、“拉菲帝國”、“拉菲領域”、“拉菲世家”、“拉菲酒堡”、“拉菲名莊”……“××拉菲”共有三四十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據央視報道,在一些賓館的大門口,一些商家甚至公然叫賣假貨。
“正品拉菲不是以‘五箭頭’為標志嘛,山寨拉菲就在箭頭上做文章,有的變異了箭標,有的在圖案上加了個盾牌,還有的增加了麥穗的數量,五花八門。”李永波說。
假酒的猖獗徹底激怒了拉菲集團,糖酒會結束后決定在中國境內全面打假。
拉菲集團的行動也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從2011年3月開始,共有50多個城市的工商、公安部門打電話給集佳律所,舉報當地的售假情況,部分涉嫌犯罪的造假者已被公安機關抓獲。
“具體包括哪些山寨品牌,因為事件都在調查當中,還不能對媒體透露。但我可以告訴你,其中也包括在北京的售假者。”律師張亞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