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本是美國的求助報警電話,基地組織卻把它變成了美國人最無助、最痛苦的回憶。雖然已過10年,2011年9月11日那天發生的一切仍然歷歷在目,甚至歷久彌新,注定將令我終生難忘。
2001年9月11日,暑意未消的北京秋天。當時我剛從廈門大學新聞系畢業,來中國日報網國際新聞部上班沒幾天。當晚8時許,我像往常一樣吃過晚飯后習慣性地回單位,想再呆一段時間回宿舍。進入辦公區,我習慣性地抬頭看看正在直播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卻立刻被屏幕上的畫面所吸引。
電視畫面上當然是美國紐約的世貿雙塔,其中一座塔還在微微冒煙。畫面下方是CNN慣用的亮黃色突發新聞字幕播報:雙塔中的一座正在冒煙,好像被一架飛機撞上了。“天,你們快看,這怎么了?”我提醒還在辦公室的同事注意CNN。大家都湊了過來。CNN的處理方法很簡單,畫面一直定格在雙塔上,新聞主播來回地說那么幾句話:好像一架飛機撞上了雙塔中的一座,現在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還沒有人或者組織宣稱對此負責。過了幾分鐘,我們都看到又一架飛機(CNN在遠處拍攝,電視畫面上只是一個有飛機形狀的小黑影)撞向了雙塔中的另一座。
“趕緊發快訊!”網站領導一句話驚醒了我們。我馬上在有關領導的指導下組織了新聞快訊稿,使得中國日報網成為華語媒體中首個發布9?11信息的網站。過了一會兒,網站所有人都來了,我也首次嘗到24小時盯新聞的滋味。大家對加班加點都毫無怨言,整個編輯大廳都處于亢奮狀態。CNN是我們編譯國際新聞的重要來源,另外就是三大通訊社。從時效來看,CNN是最快的,大部分時候我們就看著電視畫面編譯新聞。
沒過多久,CNN就推出了它的電視專題“美國遭襲”。我一方面驚訝于CNN快速的動員能力以及專業的國際新聞制作水平,另一方面則對CNN用的“美國遭襲”這個大蓋帽頗感意外:不就是兩座大樓被飛機撞了嗎?怎么成了整個美國遭襲了?事后從一系列連鎖反應去琢磨CNN這個措辭就豁然開朗了:民眾恐慌了,股市大跌了,眼淚決堤了,總統憤怒了,替死鬼找到了,阿富汗遭殃了……現在回頭想,我覺得“美國遭襲”這種提法雖然有點大,卻是對美國霸權的當頭棒喝。驕傲自大的美國該醒醒了。9·11前茁壯成長的美國經濟,直線走牛的華爾街股市,美國霸權的全球擴張必然伴隨著對資源的掠奪以及兩極分化的加劇,結果是仇恨的累積以及一點就燃的深重危機。此外,美國民眾因經濟和科技的高度發達而獲得的安全感也在世貿雙塔倒下的那一刻全線崩潰。殺人的最高境界是殺心。心理的潰敗才是真正的潰敗。因此飛機撞樓被解讀成“美國遭襲”,其背后顯示了美國媒體對國家命運的深刻自省。
2001年9月12日,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互聯網以及紙媒都大篇幅地報道了美國遭襲事件。由于消息源太少,中國日報網根據CNN和外電編譯的國際新聞大量被新浪等商業門戶使用,隨意翻看北京街頭的都市報,也能看到中國日報網消息。事后統計顯示,中國日報網在9月11日那晚發布的美國遭襲新聞稿超過了200條。
有評論認為中國媒體在9月12日那天陷入了幸災樂禍式的集體狂歡:有的媒體對死亡人數未加堪核,猜測說有萬余人喪生;另有媒體用大圖片、大標題渲染現場的慘烈與美國人的傷痛;還有媒體甚至預測美國末日來臨……10年前我們尚顯稚嫩,10年后呢?中國媒體成熟了嗎?我們將如何紀念美國人的痛?
(來源:中國日報網副總編輯 韓榕華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