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交流與人員交流 人員交流
三國一致認為青年交往有利于三國建立長期友誼。為此,三國重視“中日韓下一代領導人論壇”所能發揮的作用。2004年7月和8月,論壇舉行兩次會議,來自政界、政府部門、商界、學術界、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等各界年輕領導人與會。同樣為了加強下一代之間的交往,“中日韓少兒圖書交流項目”于2004年8月舉行,三國兒童參加了這項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日本高中實施了“促進高中外語教學多樣化地區項目”。通過此項目,日本學習外語的高中生可以通過國際交流項目增進與外國學生的友誼,其中包括與中、韓指定高中在校學生的友誼。三國重申,三國校友在這方面能發揮重要作用。如日本每年都舉辦“中韓畢業生聚會”,為曾在日本大學或教育機構留過學的中韓學生構建了聯系網絡。
教育合作
通過三國大學間的協議,三國在相互承認學位和學歷方面取得進展。在滿足一定條件后,已完成正規學業的中國和韓國學生有資格進入日本的大學和研究所深造。三國學生交流十分活躍。2003年,在中國的日本留學生為12765人,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為70814人。2002年,在韓國的日本留學生為721人,而2003年在日本的韓國留學生為15871人。2003年,在韓國的中國留學生為5607人,在中國的韓國留學生為35353人。此外,2003年,841名韓國學生和569名日本學生參加了由政府組織的青年交流計劃,到對方國家訪問。120名中韓青年參與了雙邊青年交流計劃。三國越來越多的學生到其他兩國學習。(中韓在日留學生數據來自日本文部科學省;日本在華留學生數據來自中國駐日本使館;日本在韓留學生數據來自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教育一覽”;中韓學生交流數據來自中國教育部)
體育交流
三國已舉行“中日韓三國青少年體育交流運動會”,涵蓋田徑、足球和乒乓球等11個體育項目。2003年運動會于當年8月在韓國濟州島舉行,2004年運動會于當年8月在中國長春舉行。另外,自成功聯辦2002年世界杯足球賽以來,中日韓還舉辦了三國足球冠軍聯賽,2003年在日本東京舉行,2004年在中國上海舉行。
地方政府間交流
振興東北與東北亞合作國際研討會于2004年9月在中國大連舉行。來自三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研究機構以及私營企業的共約380名代表出席了研討會。
三、政治與安全 聯合國
在解決一系列全球問題和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方面,聯合國被寄以更大期望。三國多次通過雙邊及多邊渠道探討聯合國改革問題,如2004年9月日韓外長紐約會面和2004年10月中日外長河內會面。
亞洲區域合作
三國一致認為東亞共同體是未來目標,應以10+3為核心框架,尊重東盟的主導地位,以透明和開放的方式推動建立東亞共同體。基于上述理解,日本向今年7月舉行的10+3外長會提交了有關問題文件,以期促進共同體概念的形成。
三國積極落實《東亞研究小組最終報告》提出的項目措施,這些措施構成了10+3具體領域合作的基本內容。此外,三國還強調有必要在10+3合作框架下加強協調。在2004年6月舉行的三方委員會會議上,三方再次強調了上述共識。
同樣,為加強東亞地區合作,三國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了與東盟的關系。中國與東盟發表“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為雙方面向和平與繁榮的伙伴關系規劃了藍圖。根據與東盟達成的自由貿易協議,雙方從今年1月起開始實施早期收獲安排。日本于2003年12月舉辦了日本-東盟紀念峰會,發表了“東京宣言”,為雙方新世紀關系發展指明了方向。雙方還簽訂“日本-東盟行動計劃”,其中包含120項具體合作措施,如湄公河區域開發、人力資源開發、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及解決跨國問題等。為紀念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韓國計劃在2004年11月同東盟發表“全面合作伙伴關系聯合宣言”。雙方自貿區專家組認為東盟-韓國自貿區將為雙方經濟帶來實惠,從長期來看,還可為地區經濟帶來活力。雙方決定接受專家組建議,于2005年初開始自貿區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