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校園流行語排行榜 [ 2007-02-12 18:41 ] 素質,注意你的素質
這句流行語出于2006下半年熱映電影《瘋狂的石頭》,其損人程度和2005年《天下無賊》中流傳出來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等同。當一個同學對另一個同學說出這句話時,一方面可能因為熟得不能再熟調侃一下氣氛,另一方面,這種善意的提醒自有其神奇的力量,它也成了一面鏡子,讓越來越聰明的你反思一下下:往大了說,每個人都注意素質了就能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往小了說,它可以使潑婦變淑女,讓痞子變紳士——素質二字,不再是虛詞,它有時更代表你個人日后立世的能力,或者情商
相當地
2006年,“相當地”一詞流行得“相當地”早。感謝趙本山大叔,他幾乎在每年春節時都會引爆幾句流行語——或者,我們更應感謝越大叔身后的編劇何慶魁。這幾個字,其實最早是形容詞?!跋喈數赜魫灐薄ⅰ跋喈數馗邫n啊”、“相當地想養條小狗了”……在大學里,這個詞被廣泛應用,和在它在社會上的用處“相當地”一致:當我們恭維別人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語時,這個詞語就派上了用場:管它當時是真心還是違心——這個詞客觀上讓我們的語言技巧得以提升,情商得以提升。
你侮辱我的人格,還侮辱我的智商
這句話同樣出自《瘋狂的石頭》,它能夠在2006年流行,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人格和智商是不能隨便被侮辱的——尤其是智商:我們大學生的素質從來都蠻高,你敢罵我不會做人,但你敢說我沒腦子?純粹找抽!是,我們有時會對哥們的女友下黑手,但那是情不自禁;我們會漠視街邊乞丐,忽略他的容顏和千里之外在田間辛勤勞作的老父一樣枯槁,但那是因為騙子太多……辯解的權利你可以有,我們也相信你的人格沒大問題,但如果二者達到和諧統一,是不是更好?什么時候你能明白對方是和你開玩笑,還是真的在說你沒腦子,那時你就成熟了。
農婦 山泉 有點田
廣告詞當然也能成為流行語,想不到是這句。這詞語本身很詼諧,但聽完,笑過之后,我們心里泛起的是絲絲酸楚——它確實反映了幾年前延續至今的殘酷現實:就業形勢愈發嚴峻的今天,恐怕我們的底線只能是“回歸鄉里,找個農婦成家,尋處山泉,種幾畝田地”了。首先說明,樸實健美的“農婦”,清澈甘美的山泉,世代給我們給養的田地都沒有錯,只是我們的內心是否認可某一種狀態,某一種結局。每個人內心都有屬于自己,認為適合自己的火焰與花朵,它們在哪里綻放,最終要由我們自己說了算的。
人不能無恥到……的地步
這句話是2006年年初大電影《無極》的導演陳某某說的。因為這部電影花了不少錢,拍得又極爛,所以激起民憤,人們就以《一個饅頭》來惡搞一下。誰想,這大導演竟怒不可遏,反而說平民百姓無恥,沒素質了。事到如今,塵埃落定,誰“無恥”也早有定論,暫且不多說,但陳某某的這句話,當真是流行了起來——大學生們借用這句話,當然主要還是調侃同學:“誰誰誰,人不能無恥到……的地步,偷著用我洗發水多少回了,別以為我不知道!”聽了這話,那理虧者自會有收斂。從此般功效上來說,陳大導演也不是一無是處,他起碼幫助了我們做到自我反省。
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
這句話的流行令我們的“愛情寶典”上多加了重要一條,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將它當成了口頭“箴言”——從古至今,誰不想自己的情侶是騎白馬的?但那恐怕只是我們的美好憧憬罷了。那人是王子還是唐僧,必須由你在接下來與之的交往中判斷。遇到門當戶對而又情投意合的,一段佳話誕生;攤上開始甜言蜜語,過后猙獰畢露的,你就哭去吧。只希望你能這樣想:幸運往往只降臨在少數人頭上,你最可能遭遇的,肯定是泥沙俱下。同時,樂觀地說,越來越理性的年代,我們也完全可以將唐僧改造成王子。
“你不是一個人……”
黃健翔在2006年下半年那段“靈魂附體”的足球解說,給國人的流行語大餐又加了一道特色鮮明的菜肴。他那段解說詞中“你不是一個人”的語句甚至被做成了年度最火暴歌曲,被各大網站做成手機彩鈴兜售。想想,當一個哥們對你說,“你不是一個人去面對期末考試,有我們給你傳紙條”時,你的感覺是什么?除了想到黃健翔幾個月前聲嘶力竭的嚎叫之外,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脈脈溫暖——當然,這種另類“溫暖”,本是我們不必要的。要提醒大家一句:2007,“溫暖”必將成為人與人之間被特別強調的詞匯。同時,中國大學生之間,太缺少團隊協作精神了。
你倆兒“斷臂”啊
這個詞的流行都是美國電影《斷臂山》在中國熱映造成的。沒辦法,那部片子太火了,那座在美國懷俄明州真實存在的山脈,本不出奇,但中國導演李安一部片子拍過,它的名字就成了“同性戀”的代名詞。不去想這個詞匯指代的人在中國數目占到5%這個數據之類的問題,想說的是我們自己同班哥們與同室姐妹出入如影隨形并不代表我們的性取向就與大多數人不同。那些對我們開玩笑的人也本是善意,在拐著彎地說你們兩個“哥倆好”或者“姐妹情深”呢!換句話說,大學時代沒個最鐵的哥們或姐妹,不遺憾么?
草根
2005年,沒人知道“草根”具體指代什么,但2006,除了那些早已成名的角兒,幾乎每個人都開始自豪地稱自己為“草根”。“草根”,最早的含義很淺顯,指代山野中最不知名的一顆花花或者草草,我們如今以“草根”自居是為何?除了被“Acosta”、“公交妹妹”等原本無名之輩以個性和人格魅力終被推至前臺所鼓舞,更重要的就是我們有堅信自己能夠最終為萬人矚目的決心。是的,野百合會有春天,我們自然也不會永遠做默默無聞的小草。
惡搞
2006,“惡搞”自己或是別人在網絡上愈演愈烈:“猥褻男”繼續“PS”自己的照片博人狂笑,《無極》被拼湊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李宇春和向鼎被畫成“雌雄同體”、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被篡改成“青歌大賽”的爭名奪利版……在以不損害他人利益情況下,只以自己的創意博得眾人的觀注,在而今更為包容的時代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以傷害別人為條件來換取自己的關注度。那是任何時代都不能被原諒的。別懷疑,“惡搞”本身是貶義詞。于我們大學生來說,在睡著的室友臉上畫幾根胡子問題不大,但如果不則手段地將別人的形象以“妖魔化”,則終將遭人唾棄。
來源:中青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