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蘇州,是中國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蘇州成為了外商投資的熱土,成為各類人才就業、創業的沃土。201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1900億美元,位列中國大中城市第六,并有超過140家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落戶。
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英才齊聚
2009年,蘇州率先打造了一個專為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服務的平臺,以“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為抓手,以“匯聚全球智慧,打造創業天堂”為主題,重點面向海內外邀請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和服務外包等重點、新興產業中承擔過重大科研項目的創新人才,以及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和智力成果的創業人才,進行項目對接及洽談考察。
近年來,蘇州進一步加快了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步伐。大力集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堅持以人才結構優化引領經濟轉型,也已經成為蘇州最為重要的戰略之一。
“作為中國長三角地區最受關注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蘇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發展方向的轉變,產業質態的提升和城市功能的優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高端人才的聚集,載體平臺的建設和創新創業環境的營造。歡迎海內外人才關注蘇州發展,在這片創業熱土和人才天堂投資創業、大展身手。”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向全球精英發出邀請。
數據顯示,蘇州至今成功舉辦的四屆創業周活動,已吸引全球20多個國家5600多位高層次人才參會,其中博士占比72.5%,累計攜帶5776個創新創業項目參與對接,累計落戶項目達到844個,注冊資本67億元,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蘇州國際精英周”也成為蘇州面向世界廣納英才的一個大舞臺,立體全面展示了地區在吸引人才、激活人才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及經驗,堪稱近年來中國引進高層次人才理念的一個縮影。
讓更多人把“根”留在蘇州
去過蘇州的人,對這座城市最直觀的印象是“這里的一切剛剛好”。傳統與現代相交匯,文化與科技相交融,令一千多萬老蘇州、新蘇州和洋蘇州,悠閑地過著安定精致的日子,“家在蘇州”也成為了一幅美麗的生活畫卷。“軟實力”突出,無疑是蘇州能夠吸引到越來越多優秀人才前來創業、就業的重要原因。
“蘇州緊鄰上海,江蘇經濟發展全國領先,產業結構合理,這些優勢深深吸引了我。雖然我是上海人,但我要把公司的根放在蘇州。”80后美女總裁陳默,帶著她那來自德國漢堡的創業團隊,把家安在了蘇州常熟,更把公司的根牢牢扎在了這一方熱土上。
事實上,比陳默更早來到蘇州的許多創業創新精英,都已取得了自己事業上豐碩的階段性成果。200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微電子博士、蘇州漢辰數字多媒體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亞平以“國際先進水平的網絡數字多媒體和三網融合技術與解決方案”入選科技領軍人才。他來到蘇州高新區后,只用4天就完成了公司注冊。2010年前3個月完成企業的各項籌備后,僅半年時間就實現了400萬美元的銷售收入……也正是受到這些先行者們風標榜樣的鼓舞,眾多海歸們借力蘇州國際精英周順利回流。
據介紹,對引進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蘇州市政府給予每人50~250萬元的安家補貼,給予創業項目 100~400萬元的科研經費資助,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場所并免除三年租金等政策扶持。并為來蘇創新創業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辦理海外人才居住證,讓非蘇州戶籍的人才在醫療、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蘇州市民同等待遇。真正讓精英們感覺到扎根蘇州的幸福力量!
2013年,創業周即將邁入第五個年頭。今年的活動不僅將重點通過網絡向全球精英發出“召集令”,更將進一步拓展納才領域:除繼續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電網、納米技術、醫藥和生物技術、現代裝備制造、軟件和服務外包等蘇州市七大重點、新興產業領域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為主外,還著重邀請金融服務、文化創意領域高端人才參會,大力促進以人才集聚推動產業集群。
本屆創業周主要活動有六項,即:開幕式、人才發展環境特裝展、創新創業項目路演、高層次人才洽談會、“創業姑蘇”青年精英創業大賽、“全球化時代的科技創新與海歸”國際創新學術會議。5月31日前報名申請將有機會受邀參加本屆創業周,5月31日后申請將有機會受邀2014年的精英周活動。
此外,從今年起,創業周官方網站將全年接受申報和組織專家評審。網上申報的項目每達到100個,有關專家就會開始網上評審,以便及時對應至各個板塊、各個開發區,做好對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