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蘇南頻道蘇州4月16日電 (記者錢騰飛 吳亞松)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全國許多地方都具備良好的創業環境,蘇州這座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即便是“好酒”也需要宣傳,更何況在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已經成為政府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4月11日,記者隨30多家中央、省、市及境外媒體組成的2013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高訪團,分兩路赴蘇州高新區、吳江區、昆山市、太倉市,實地采訪領軍人才企業,去看看蘇州政府海外高調呼喚人才的結果怎樣?招數又如何?有沒有“殺傷力”?還得聽聽這些創業人才的意見!
創業兩年 公司市值8000萬
落戶昆山的鯤鵬通訊(昆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陽,談到當地的創業環境時贊不絕口:“我本來就是昆山人,對于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卻一直在上海打拼。2009年借著蘇州精英創業周的機會,我回昆山進行了調研,在詳細了解昆山的相關引才政策后,最終在2011年5月注冊成立了鯤鵬通訊(昆山)有限公司。結果去年年底,我一下子成為名人,這讓我有點措手不及。”
原來,鯤鵬通訊是一家進行智能移動通信終端、智能數字領域等產品集成和銷售的公司。2012年,該公司完成銷售收入2.4億元,凈利潤1650萬元,上繳稅收1476.6萬元。2012年8月深圳上市公司遠望谷用自有資金4800萬元收購鯤鵬通訊(昆山)有限公司60%股權,讓王陽一下子成為昆山的名人。
“邀請江蘇省雙創人才、昆山市領軍人才羅迒哉教授擔任技術總監,為公司解決了大量的技術難題!”談及人才的重要性,王陽感激地說。
由于具備高層次人才的加盟,鯤鵬通訊具備了根據客戶尤其是集團客戶的需求,定制不同型號手機及平板電腦的能力。王陽透露:“我們這種定制體現在根據客戶要求定制操作界面、應用軟件、配件、外觀甚至開發專門的企業軟件,就像我們為五糧液打造的防偽溯源查詢的物聯網手機,未來只要用攝像頭照一下,就能知道酒的真偽!”
60%股權換得4800萬,創業兩年,已經沒有后顧之憂的王陽和他的團隊正以安卓平臺的行業應用為切入點,打造一個移動互聯網領域內‘DIY’平臺提供商、世界領先、國內一流的AR數字智能方案平臺。“因為有了精英創業周,我回到了家鄉,也算落葉歸根吧!”王陽感慨地說。
一件羊絨衫 暖人心、穩人心
“我這個人比較怕冷,天生如此,和太倉政府官員打交道時,我嘀咕了一句。沒想到圣誕節的時候,當地政府官員還記得我怕冷,特地送給我一件羊絨衫,真是溫暖噢。”年過50歲的楊曉明有著濃重的四川口音,采訪時,他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感慨道:“我生日的時候,還收到政府送的鮮花和蛋糕,這種貼心太讓人感動了!”
美籍華人楊曉明一直致力于高分子材料研究,他是2010年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時來到太倉的,目前任蘇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我是2011年來的蘇州,這里創業創新氛圍好,政府支持力度大,這一點讓我感觸很深。”楊曉明給記者數了下,加上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領軍人才、江蘇省雙創人才、姑蘇領軍人才、太倉科技人才等等獎勵,他為企業獲得政府近1900萬元的扶持基金。
據楊曉明介紹,他所在的公司已經完成了新型光學膜材料和大飛機機殼內壁的密封材料等項目的中試和工業化試用,正在實施產業化。“新材料是個前沿領域,是一個大有空間、可以有大作為的領域。”楊曉明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上市過程中,公司在報告期內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以上,擁有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130項和外觀設計專利2項。
“我人生寶貴的20年是在海外度過的,現在我在太倉買了房子,準備長久住在這里。”楊曉明決定扎根在太倉,他笑著說:“我自己都無法相信,我人生最大的舞臺竟然在這里!”
服務海歸 政府還需努力
創業給予50-250萬元的安家補貼、300-1000萬元的綜合金融支持,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工作場地……蘇州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都是“真金白銀”的實惠。
然而吸引優秀人才,各地都在積極競爭,無論是通過稅收優惠,抑或是現金獎勵,都有著一脈相承的思維模式。現實中,能夠幫助創業的措施果然重要,但并不是高層次人才看重的唯一條件,還有眾多非工作因素影響著他們的選擇。
比如,子女教育及配偶就業問題。雖然蘇州在學校配套設施上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相比差距不大,但海歸高層次人才也追求家庭美滿,他們的妻子是放棄國外的工作追隨丈夫回國創業,還是分隔兩地,這都是他們常常面臨的窘境,多少應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這句老話。而且,海歸創辦的企業多集中于高科技領域,對員工素質的要求很高。我國大部分優秀人才更向往一線城市,企業要想吸引、留住這些人,必須支付高薪,這就增加了企業的負擔。
只有蘇州這座城市發展好經濟,才有位置留給各類人才,才能留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