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健第五次與“中國公主”結緣
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呈現地道的中國意境
在高廣健看來,盡管此前全世界已有近百個版本的《圖蘭朵》,但大都是西方人在講述東方公主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文化上的距離感和對中國背景理解上的偏差。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將讓這部講述中國公主故事的偉大作品呈現出地道的中國意境。2008年亮相的國家大劇院版《圖蘭朵》較之以往版本融入了更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并在求新、求異上做文章,將人們熟悉的傳統元素重新組合,融入現代審美特色,制造出全新的興奮點,高廣健融入了大量中國特色的形象元素,如龍、祥云、石獅、仙鶴、轎子、故宮白玉欄桿等等。所有這些元素不是機械化、程式化的簡單堆砌與羅列,而是在充分遵循劇情、配合塑造人物的前提下,為最大程度展現《圖蘭朵》本身的戲劇張力而精心設計的。
不做朝代定位,又處處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宮廷文化,是新版《圖蘭朵》的一大亮點。場景中自商周以來歷朝各代的文化元素都有體現,卻又不給人以錯亂:卡拉夫敲響的銅鑼及上面的“饕餮紋”,由商周青銅器文化變形而來;宮門兩側威嚴的天王浮雕造型仿自居庸關的元代浮雕;宮殿造型選用了明代太和殿的結構,再借用漢代圖案“鳳鳥紋”加以裝飾,以烘托圖蘭朵公主的高貴;宮殿中所用漢字都以秦漢風格的隸篆表現。而唐代名畫《簪花仕女圖》、宋代徽宗的《瑞鶴圖》的巧妙運用,都舞臺成為舞臺布景中的神來之筆。
大劇院版的另一創新亮點是:充分展示了國家大劇院現代化的舞臺硬件。國家大劇院擁有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舞臺設施,可根據劇情升降、進退、平移。全劇開場,高廣健就有大膽設計,讓傳旨官從20米高的檐幕處“空降”舞臺,這在其他劇院難以實現。最后一幕場景的變幻更為絢爛:舞臺大開大合,宮廷臺階隨劇情推進流動轉移,天幕上凝重而深邃的星空由壓抑到豁然開闊,中國文化的寫實細節與西方象征主義意向空間結合淋漓盡致地展現,營造出一個華美燦爛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