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葡萄酒?
葡萄酒貨架前,經常會看到一些彷徨無助的消費者在貨架間走來走去。其實選擇合適并且物美價廉的葡萄酒并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劉煉建議消費者在挑選葡萄酒前,首先要確定為什么喝酒,購買葡萄酒是為了一頓正式的晚宴還是一個輕松的聚會?這在選擇葡萄酒時是有講究的。
做好自己的預算,再想想晚餐中要吃的主菜,還有你的客人們,他們是美食家還是牛肉配土豆的愛好者?買酒之前要勤學多問,在葡萄酒商店中,你可以問問那里的工作人員。這要比你依據價格或是酒標的好看程度來選擇要好得多。
對紅酒鑒賞初學者來說,如果你不愿重金購買名莊酒,可以挑選一些年份佳但名氣不大的酒莊的酒來品嘗。也可以選購一些葡萄酒性價比較高的國家的酒,例如智利、意大利等。
看完年份,接下來就是等級了。法國人習慣將法國葡萄酒分為4級:法定產區葡萄酒(AOC)、優良地區餐酒(VDQS)、地區餐酒(VDP)、日常餐酒(VDT)。其中AOC是法國葡萄酒最高級別。在酒標上一般會標示為“Appellation+產區名+Controlee”。
評價一款紅酒的好壞,第一步就是觀察它在杯中的顏色。對深色葡萄酒來說,酒液最貼近杯壁的一部分,若顏色發紅、紫等較深的顏色,則說明年份較近;酒液發橙色、黃色,富有光澤,說明已經儲存有一定的年頭了。在良好的光線下,若酒液整體清澈度較高,杯中無沉淀,說明品質不錯。搖晃酒杯后,殘留在杯壁上的“酒淚”越突出,說明酒精度或含糖量高,酒中的物質較為豐富。
第二步是聞香。對葡萄酒品鑒的初學者來說,根據中文背標上所描述的葡萄品種、香氣特點進行想象,也是不錯的感受。葡萄酒中的香氣來源有三個:葡萄果實、發酵和陳釀。目前人類在葡萄酒中已經發現了500余種香味物質。例如赤霞珠品種釀造的紅酒富含黑醋栗、柏木、薄荷、巧克力、煙草等香味,梅洛品種紅酒則具有玫瑰、梅子、辛烈香,卡本內。弗朗品種的紅酒帶著巧克力、黑醋栗、青椒、覆盆子等香氣。這些或天然或發酵或橡木桶釀造而成的香氣,為品嘗紅酒增添了不少樂趣。
最后,品嘗時要喝入一小口酒,用舌頭對酒充分地攪動,如果微微吸進空氣可讓酒的香味和特征更加明顯,然后將酒咽下。從酒入口腔到喝下這個過程需要15秒左右。質量上乘的紅酒一般回味悠長甘甜,口感豐富,各種味道在口腔中和諧相處,并不會讓酸味、甜味或澀味中的一種顯得尤為突兀。
紅酒是一種時尚消費,如果條件允許,適度消費也無可厚非。不過在消費紅酒的時候,一定要有選擇,要量力而行,既要追求品位,也要注意經濟承受能力。
行業資訊侵權“解百納”干紅 竟有近百種
工商總局強力維權,亂象將終結
近日,為保障中秋和國慶期間的酒類市場消費安全,各地工商機關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積極開展各種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動。而被譽為“中國葡萄酒行業知識產權第一案”的商標主角“解百納”也被工商總局列為重點維權內容之一。據悉,“解百納”維權已在全國啟動。
“解百納”維權全面啟動
記者了解到,今年年初,長達9年的“解百納”之爭塵埃落定:“解百納”商標自注冊之日起即歸張裕所有,撤銷了解百納商標爭議。但解百納商標市場亂象由來已久,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各種侵權解百納的行為依舊充斥市場,給消費者選擇帶來了比較大的困擾。
針對“解百納”商標侵權行為,日前,國家工商總局正式下發了《關于保護“解百納”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解百納”商標是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其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工商總局指出,當前大量葡萄酒企業在沒有獲得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在葡萄酒商品上將“解百納”作為商品名稱使用,這種行為屬誤導公眾的侵權行為。針對該侵權現象,工商總局要求各地工商局開展專項打假行動,予以查處。
據悉,該維權打假通知已陸續下發到全國各地,部分地區如上海、江西、湖北、江蘇等已展開維權行動,侵權產品查處工作有不同程度的斬獲。記者了解到,率先開展維權行動的上海地區,行動初期就在大潤發、易初蓮花、樂購、歐尚和麥德龍等超市賣場,以及保燕一號、顓玲酒樓、品鮮坊、寶華等酒店場所,查處了侵權品牌11個,分別是皇軒、卡斯特、尼雅、富瑞斯、豐收、蜜水莊園、高山行者、驕博、嘉露香葉等,下架侵權商品共計2232瓶。記者了解到,作為此次打假重點區域上海市閔行區工商分局,在轄區內共分為四組,出動36人次,分別對閔行區大潤發等大型超市、賣場及部分酒店進行了檢查,查獲侵權產品966瓶。執法干部表示,此次維權行動一方面要求超市、賣場和酒店及時下架相關涉嫌侵權商品,另一方面督促經營戶認真做好進貨查驗,加強管理,杜絕經銷侵權食品的行為。據了解,上海地區的維權行為還沒落幕,上海工商局還將針對市區及各郊縣的超市和酒店進行全面的查處。
不少洋品牌也假冒解百納
此前記者曾多次走訪葡萄酒賣場,發現市場上叫“解百納”的干紅竟有近百種,甚至有不少洋葡萄酒品牌打著解百納的旗號。在一些商超市場,記者看到,洋解百納價格從十幾塊到幾十塊不等,產地、原材料、瓶型也是五花八門。據上海某超市負責人介紹,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侵權假冒“解百納”分為三派:一派是雜牌產品,是一些不知名企業傍名牌,他們的數量最多;一派是知名廠家的傍名牌產品,大多走低價路線;還有一派是洋品牌,期望借張裕“解百納”的知名度打開中國市場。
據央視市場研究公司的《中國葡萄酒行業現狀報告》顯示,1998年以前,生產解百納的企業僅張裕一家,而當前大多數品牌包括洋品牌的解百納產品均是后加入者,尤其在2002年商標案爆發后達到高潮。為何會出現這種一擁而上的混亂局面呢?《葡萄酒鑒賞》雜志主編陳莊指出,這是利益驅動使然作為中國最早的干紅葡萄酒品牌,張裕“解百納”在市場上具有很高的品牌價值和認知度。很多廠家只需在瓶標上印上“解百納”三字,沒有任何推廣也能賣得很好。之前由于商標爭議懸而未決,這種侵權行為幾乎不用付出任何代價,而洋品牌為了加快在中國市場的推廣速度,也加入了侵權解百納的行列中。
保障酒水安全,解百納維權多方受益
針對本次全國性的“解百納”維權行動,上海大潤發超市某負責人告訴記者,各種侵權“解百納”產品五花八門,給商超紅酒管理制造難度,打擊侵權行動很好地整頓了商場的紅酒商品,方便商場紅酒專柜管理;同時也保障了消費者在商場購物的食品安全和合法權益,為商場紅酒的銷售和商場品牌的塑造起到了積極作用。
雖然經銷侵權“解百納”的經銷商在此次維權行動中遭受了嚴重損失,但他們也從中得到了寶貴的教訓。不少酒類經銷商意識到,依靠賣侵權、假冒產品獲取暴利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上海日圓貿易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汪先生表示,國家對侵權行為的查處有利于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我國葡萄酒年消耗100萬噸左右,而白酒年消耗達1500萬噸,葡萄酒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企業應抓住發展機遇,打造有特色的葡萄酒品牌,而不是在仿牌冒牌上花力氣。他強調:“對于我們經銷商來說,有品牌影響力的商品才能讓我們的銷量大幅提升,才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上海工商局有關負責人也指出,加大力度打擊“解百納”商標等侵權商品,是保護消費者消費安全和企業商標合法權益的必然舉措,有利于規范市場秩序,引導市場良性競爭。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劉彥平博士認為,此前存在多年的侵權“解百納”產品暴露了我國葡萄酒業的創新隱患,部分廠商未經許可擅自使用張裕“解百納”商標,損害的不僅是張裕一個企業的商標權益,更影響我國自主創新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此次國家工商總局全國范圍的“解百納”維權,無疑會促進中國葡萄酒行業向自主知識產權發展,行業競爭會更加有序。
來源:南方日報 實習編輯:劉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