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1日將發表評論文章,文章指出隨著峰會的臨近,人們對20國峰會結果的期待卻在不斷降低。中國提出20國峰會的新議題不僅得到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響應,還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的認同。全文編譯如下:
倫敦的20國峰會即將召開。公眾輿論原來以為,這20國擁有全世界90%的國民生產總值、80%的貿易額和2/3的人口,如果這20個國家的領導人在應對全球危機上達成一致,采取一致的立場和協調的政策,全球經濟會較快走出危機。但隨著峰會的臨近,人們對20國峰會結果的期待卻在不斷降低,這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中美國與歐盟的建議相差甚遠,雙方似很難達成一致。
歐盟國家主張先要解決金融機構的跨境投資監管問題,并認為歐盟國家的財政刺激計劃已經夠力度了,不需要再繼續擴大公共開支。美國則相反,認為自己的刺激計劃仍不夠,并鼓勵別國也都加大財政刺激計劃。美國很不愿意建立所謂跨境的監管,因為美國的金融公司都是些跨國公司,大部分活動都是跨境交易,它們很不愿意讓歐盟這樣的機構插手對它們的監管。美歐的立場差異與它們各自的歷史有關。美國人擔心的是政府出手不快,會導致上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因為那次危機就被人認為是胡佛總統猶豫再三,錯過了救市的時機。而歐洲人的擔心主要來自德國人對惡性通貨膨脹的擔心,因為那次危機曾引起了德國魏瑪共和國時出現了世界史上罕見的惡性通貨膨脹,人民財產損失殆盡,最終導致納粹政權上臺。英國政府本來持與美國政府相差不多的態度,但最近又再度轉彎。布朗首相近日又表示支持歐盟的要求,要加強對跨國金融活動的監管。
輿論尚未對美歐的爭論看出點名堂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近日連發三篇署名文章,倡議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已有的特別提款權制度,意在把特別提款權建成真正的“超主權”新國際儲備貨幣,以取代美元在國際市場上的“壟斷”地位。這一建議不僅得到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響應,還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的認同。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聯合國顧問委員會26日向聯大建議,全球領導人應盡快就創建取代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體系達成共識,以抵消主要儲備貨幣迅速貶值的風險。該委員會主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表示,全球儲備貨幣體系改革早該進行,高度波動的貨幣很難成為強大的儲備貨幣。金融不穩定迫使發展中國家積累美元儲備以防不時之需,其后果是占用了本可以用來幫助它們應對此次金融危機最嚴重影響的數萬億美元資金。斯蒂格利茨說:“以IMF的特別提款權(SDR)替代美元是最快的途徑,但我認為,從長期來看,最好應成立新的國際(儲備貨幣)機構。”
除了聯合國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一些國家也對建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表示贊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于25日表示:“對可以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進行討論完全合理。在幾個月之內就可以全面開始討論。”
其實,早在第二次世界結束前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上,英國政府代表團代表凱恩斯就提出過建立某種“世界貨幣”的想法,他還建議取名為班柯(BANCO),與英語銀行(BANK)諧音。但二戰時美國積累了世界一半以上的黃金儲備,美國的對外貿易占了世界貿易的1/3,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終于讓其他國家讓了步,最終成立了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元與黃金形成1盎斯黃金等于35美元的固定匯率。但美元本位的體系很快就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在美國耶魯大學執教的比利時經濟學家特里芬(TRIFFIN)在1957年就撰文指出,美元與黃金掛鉤,靠美國國際收支的持續逆差來向世界提供清償力,必然會使美元陷入一種兩難境地:美國的外匯收支不平衡成為各國儲備資產流動性的來源,但長久以往,美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又會降低其他國家對美元資產的信心。特里芬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高級顧問,他1968年提議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創建一種世界貨幣——特別提款權。1969年,特別提款權制度建立,為美國應付國際收支逆差提供了一定能力。但1971年爆發了美元危機,美國總統尼克松(NIXON)決定讓美元與黃金脫鉤,美元貶值。此后,布雷頓森林體系逐漸解體,國際貨幣體系進入了自由浮動時期。但是,由于美元是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定價貨幣,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貨,其他的商品市場也逐漸都由美元定價了。這就使美元仍然保持了國際市場上主導貨幣的地位。
美國國際收支的不平衡造成美元的匯率不穩定,而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則把這些不穩定傳導給其他國家。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幾次國際金融危機都與美元的波動有關。特別是這次從美國房地產抵押債券危機開始的金融危機很快就傳導到了其他國家,引起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而且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還有可能導致美元更猛烈的波動,會使其他持有美元儲備的國家也遭受更大的沖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央行行長提出的建議當然得到了20國集團中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支持。然而,美國政府執掌經濟大權的幾位重要人物(財政部長、美聯儲主席和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都表示美國不會放棄美元的這種超級地位,換句話說美國不會放棄美元的霸權。但是,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是由當年美國強盛的經濟決定的。在美國經濟日益衰退,美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的時代,美國想無限期地保持美元這種霸權地位還可能嗎?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