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評論員文章:2001年,我代表斯堪的納維亞電視臺第一次訪問中國。本周我第17次踏上這片土地。上次來北京觀看奧運會,中國向世界展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僅幾個月后,奧運留給世界的光輝被全球經濟下滑所帶來的恐懼與不安涂上了一層陰影。股市崩盤,失業率上升和其他全球經濟下滑的跡象表明西方國家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我出公差去的許多國家中,只有一個地方沒有被經濟海嘯打垮——那就是中國。作為一名8歲男孩的父親,讓兒子學習中文是我為他將來投資的一種手段。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關系,他能流利的說4種語言。他住在巴黎,法語、英語不成問題。丹麥語和德語是因為我和夫人分別來自丹麥和德國。雖然我這輩子不可能流利的說中文,有著敏捷頭腦的他卻可以很快的吸收這種美麗卻很有難度的語言。到2020年他成年的時候,他的語言能力和對中國的知識會使他能更有效的了解中國(中國將是那時世界的新領袖)。不論他選擇什么樣的職業,這將是他成功的關鍵因素。當數以百萬的中國人花費大量精力、財力學習英文的時候,中國應當自信的推動中文和中國文化的全球化進程,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西方標準。
此次在倫敦召開的20國金融峰會,為這場危機既敲響了警鐘又提供了避難所。雖然,作為普通人,我們對談話的內容不得而知,但腦海里卻一直浮現著世界領導人們肩并肩站著,臉上堆滿笑容的畫面。可能在危機時刻,領導人們放松、自信的畫面可以給我們以慰藉。此外,自從2005年中國舉辦了一屆峰會,我就注意到了一個實在、具有象征意義的轉型。國際媒體將他們的閃光燈更多的對準了奧巴馬和胡錦濤,這兩位領導也用自信的姿態予以回應。當美國新總統奧巴馬散發他的明星魅力時,胡錦濤得體的肢體語言精準的傳達出了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實體的成熟魅力。
目前的危機為中國提供了真正意義上成為世界領袖的機會。憑借現在驚人的增長速度,中國無疑將成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但是回顧歷史,分析那些曾經帶領世界前進的國家,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其他國家。在法國經濟大繁榮的時候,法國文化和生活方式吸引著一批忠實的擁躉者。相似的,其他國家的民眾不光看到了美國的財富,還有對“美國夢”的承諾。當中國獲得這個位置時,她將為世界帶來什么呢?什么才是中國的“魂”?
正如奧運會所展現的,共享的文化傳統,如體育有把大家團結起來的力量。既然說到這里,我們就借用一個體育名詞。中國需要自愿的,驕傲的“穿上黃衫”。如同環法自行車賽的冠軍一樣,中國應使自己成為人群中最耀眼的冠軍,這是個既強大又脆弱的位置。中國需要對攻擊和批評敞開胸懷,同時,需要擁有決定方向和速度的權威。
在某些領域,中國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前景仍不明朗。例如,當讀到4月7日的《中國日報》時,我高興的發現,中國政府最近通過了全民醫療改革方案。文章指出,到2020年,中國將建立一個基本醫療系統,為城鄉居民提供“安全、高效、方便、價格合理”的醫療服務。在此框架下,中國將建造2000個國家級別的醫院。當看到法國的醫療系統每況日下時,我對這個數字有些心存疑惑。中國會為世界提供首個以社會主義制度為基礎的醫保系統嗎?
在工業領域,中國汽車制造者們是制造和市場營銷電動汽車方面的先行者。美國的汽車制造商們,曾經的先鋒,如今卻在為生存斗爭。中國朝著綠色解決方案發展的目標為汽車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中國能為世界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板嗎?
對這些復雜問題,我沒有很好的答案。但是我看到中國在未來創新方面的無限潛力,不光是為本國,也是為全世界。當中國為掌舵前行做準備時,她必須有能承擔不同的責任的能力,不光是經濟方面的。當我意識到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有足夠的空間重新塑造她的身份時,我變得異常興奮。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積淀做鋪墊,中國可以為教育和道德領域做出嚴格的規范。此外,中國可以更主動的協助聯合國文化分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工作(我經常為此機構提供咨詢服務)。
我對中國更加進步的希望源自于對此她的尊重。我贊揚她的成功,支持她成為明日世界領袖的渴望。僅去年,中國快速、有效的處理了四川地震和毒奶粉事件所帶來的危害。通過這些熟練的政府手段,可以看到中國是個有能力滿足公民需要,并激勵他們前進的國家。我呼吁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做出更大貢獻。(作者J?rgen Lindgren Hansen為媒體顧問,丹麥人,現居巴黎 翻譯 王薇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