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美國報道:汽車在路上飛馳,駕駛座上沒有司機,而后座上坐著一名女子,正低著頭讀著一本小說。
這并不是科幻電影里的鏡頭。通用汽車公司跟蹤全球經濟的分析師褚浩全指著電腦屏幕上的一輛吉普車說,那是他們公司已經在研發的一種無需人工駕駛的汽車。
“無人駕駛可以將駕駛者解放出來,他們在車上可以做更讓人愉快的事情,比如讀書、睡覺、看電影等等,”褚浩全說。
他指出,汽車的突破在于擺脫兩個依賴:
汽車未來的方向一是要減少對人的依賴。美國人每年平均坐在車里——花在路上—— 的時間是60億個小時。美國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數為4萬人。
人們在期待這一技術的發展可以拯救人的寶貴生命。
同時,未來汽車也應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從石油到電池、從機械傳動到電動,汽車在不斷轉變。
曾經參與了通用EV1汽車研發的Gary Witzenburg說,電力汽車有兩個最大的障礙,即成本和車程。成本方面就是電池,當時EV1是酸性電池,現在是鋰電池。
“下一代會是什么電池?”Witzenburg也不知道。
當時做EV1的時候,他們用的是第一代酸性電池,非常重,除此之外很多先進技術都用上了,比如自動避免碰撞等等。駕駛這種汽車的感覺與傳統汽車無異。
但問題是價格太高。另外,行程太短。但即便如此,1000臺EV1全部租借出去了,客戶反映也不錯。
“但畢竟還是太超前,離市場能接受的程度距離太遠,”Witzenburg先生很感概。
后來,公司將市場上的EV1全部召回銷毀。當時Witzenburg所在的研發部門的人對此非常憤怒,“但現在回想起來這樣做是對的。酸性電池如果老化以后造成人觸電怎么辦?以后配件供應怎么辦?EV1并沒死,后來這款車上的技術都用在隨后的產品中去了。”
行程是最大問題,純電動車沒法開遠程,而現在又不可能修建得了那么多加電站。這個問題對于還沒有那么多加油站的國家可能倒容易解決。另外,急充電則容易毀壞電池。
“這就意味著,純電動車跑著跑著沒電了,必須得找到加電站,然后在加電站里面沖上8-9個小時,每輛車都停在那里,可以想象需要占多大的地方,”Witzenburg說。
Witzenburg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法:駕駛者來到加電站里將電從10%充到30%夠跑完余下的路程就可以了。“最好的辦法其實是,電池標準化。這樣駕駛者來到充電站,人們立刻給他換上一塊全滿的電池他就可以接著走。但這樣的話,首先需要標準化。現在連好電池都沒有,更別說標準化了。”
另外,標準化的前提是電池要小,幾百磅重的電池換起來也需要拖車,仍然不經濟。
Witzenburg說,這么看來,開發混合動力汽車是未來短期內可行的方案。VOLT就有兩個發動機——-電力不足時去加油接著開就行了。
人類在歷史的長河里解決了多少不可能的事情:像鳥兒一般在空中飛翔;像魚兒一樣潛入水中;讓世界變得如此之小。福特全球總部大廳里擺放著兩輛早期的轎車和跑車。幾十年后看著這兩輛笨重的汽車,心中不免感嘆汽車發展速度之快。未來路上跑著的會是怎樣的汽車呢?
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各大公司依然在研發未來汽車,不想輸掉未來之戰。
5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了全國轎車和卡車排放標準和節油要求。為表示對奧巴馬這一政策的支持,各大汽車公司的總裁匯集白宮。奧巴馬的計劃包括,要求在2016年前各汽車生廠商出產的轎車和卡車平均油耗達到每加侖三十五點五英里,同時減少百分之三十的尾氣排放。這是美國為轎車和輕卡車首次提出限制排放溫室效應氣體的聯邦標準。
福特汽車公司全球傳播經理許國禎稱贊奧巴馬的這一計劃,稱將結束美國減排標準“一國幾制”的狀況。
加利福尼亞州在環保方面走在了美國其它地方的前面,制定了超前的減排標準。另有10多個州跟隨加州,實施高于聯邦水平的標準。這樣的狀況讓汽車業很混亂,不知道該跟著誰走。
“因此奧巴馬的這個計劃對于汽車業來說是一個好事情,”許先生說,“汽車業有了一個統一的聯邦標準來指導。”
這個計劃看似是一個環境和能源政策,但實際上是一個經濟政策。
許先生認為它對于汽車市場的需求不會有很大影響,但是會引導消費者。
真正能左右消費者的是汽油的價格。目前美國的油價很低,美國消費者沒有壓力去選擇價格偏高的新型節能車。
學者專家質問奧巴馬政府為什么不能向每一位美國人收取碳排放或是能源消耗稅。
在底特律,大家都說這是一個“政治上不可行”的事情,因為這樣做會激怒選民。
福特的許先生說:“不過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在環境壓力大的情況下,政府一定會要求消費者自律。但不是現在。”
在第一任期的奧巴馬肯定不會做這件事。不過如果他有第二任期,很有可能會大刀闊斧地做,原因是不用擔心選民不再支持。
美國總統總是在自己的第二個任期做出些揚名千古的舉動。這么說來,美國還要等待。(中國日報駐華盛頓首席記者 蔡虹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