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中國日報》5月30日社論:這樣的事發生在一個法制國家是不可思議的。
兩名記者在采訪鄧玉嬌外婆時遭到不明身份的人毆打和搜身,并明確告訴他們沒有當地縣政府,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允許不能在此采訪。
他們在對待兩名記者所表現的粗暴——搶奪并扔掉筆記本,把記者摁在墻上,拖到屋外拳打腳踢——使得他們更像歹徒。
但他們對記者說的話——要采訪的話要經過縣,鎮,村相關部門批準,要他們保證未經批準今后不到這里采訪——又似乎說明他們具有當地官方背景。
他們搶走記者的錄音筆、照相機和手機,刪除了里面的所有內容。這充分說明他們的意圖是阻止記者得到關于鄧玉嬌案件的相關情況。
這些人是什么人?他們究竟有什么背景?為什么他們敢于毆打記者并搜記者的身?這些問題給已經撲朔迷離的鄧玉嬌案件增加了新的謎團。
警方在其案情通報中不斷的修改對案情的細節描述,已經使本應該很清楚的案情變得撲朔迷離,記者遭到如比野蠻的毆打和對待,似乎說明此案另有隱情。
鄧玉嬌日前已經不在拘留所羈押,而改為監視居住。但案情離清晰可辨的程度尚遠。
任何人沒有任何理由阻止記者進行正常的采訪活動,更不要說毆打記者。即使記者的采訪或消息的報道對司法調查可能構成妨礙,也應該以正常的方式婉拒他們的采訪。這兩個人即使沒有記者的身份,他們也受到憲法的保護,其正當權利和人身安全不受任何人侵犯。記者的遭遇好像我們國家正在努力建設和完善的法制在這里是不存在的。
如此無視法治和憲法的行為,說明有人想要不惜一切代價隱瞞案情的真相,同時也說明有些地方當權者對自己手中的權力是多么的自信,相信只要手中有權力,沒有不能做的事。
透過鄧玉嬌案件所發生的一切,我們看到了權力的驕橫,看到了一些地方官員為維護自身的利益所表現的厚顏無恥,看到了權力濫用的肆無忌憚。
絕對權力絕對腐敗。法制的建設應該從對權力的約束起步。允許這樣肆無忌憚對公民權利侵犯的存在會使法制建設遭受重大挫折,也會嚴重挫傷廣大人民群眾對打擊腐敗的信心。(中國日報評論員 朱淵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