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6月4日報道:近幾個月來,中國汽車制造商抄底海外品牌的傳言沸沸揚揚,直到昨天,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四川民營企業,將這個話題推向浪尖。
在抄底美國悍馬品牌這個讓中國人振奮人心的要約背后,四川騰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似乎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如何證明本次收購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恰恰就在通用汽車遞交破產保護申請兩天后,這個曾經的美國汽車大鱷宣布已經和四川騰中重工就出售悍馬品牌達成了諒解備忘錄。根據該諒解備忘錄的相關條款,總部設立在成都,才成立四年的重型機械制造公司騰中重工將獲得悍馬這一豪華越野品牌所有權益以及高管和運營團隊。
此次交易預計在第三季度末完成,但是還必須符合特別成交條件,包括得到相關法律批復。
盡管雙方對此次在業界引起轟動的收購金額保持緘默,彭博財經社昨天報道顯示,根據通用公司申請破產保護的文件,預計此次交易價格不超過5億美元。
“從長遠的策略發展來看,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恰恰提供給中國公司一個好時機以比較低的價格收購海外品牌和資產,”美世咨詢公司Garry Wang告訴記者。“但是要切記,無論購買品牌還是資產或者渠道,都要和自己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相符合,決不能僅僅因為便宜就出手?!?/span>
他認為“這次騰中的收購,如果從發展策略的角度看,應該是一個好事情?!?/span>
也有一些分析師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管理學家王育琨就不看好騰中收購悍馬。他認為中國公司不具備這個基礎去消化整合通用汽車,也可以說中國公司還消化不了通用汽車的悍馬這么一個資產。
財經評論人葉檀業對于收購后悍馬在中國的發展很不樂觀。她表示這種跨行業并購非常少見,成功的例子也不多。在國際并購上缺乏相關經驗,在汽車運營上的零歷史使得這家民企在接管悍馬后的前途上很不樂觀。
根據通用和騰中的聯合聲明,悍馬將繼續維持其于美國的總部及營運,并由現有的管理團隊管理。悍馬的經銷網絡將在全球拓展優化,尤其是在像中國這樣的待開發市場。
通用公司在回復中國日報的郵件中也表示:該諒解備忘錄的達成是通用汽車公司重建過程中邁出的又一積極步伐。悍馬品牌的出售不會對通用汽車在中國的運營造成任何影響。
“騰中最好不好著急整合,尤其不要對高級管理層做出任何調整,更多的應該考慮如何留住悍馬現有的高管繼續公司的業務,給悍馬留至少半年到一年的過渡期,慢慢從通用剝離出來,”美世分析師建議。
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講,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是否今后能以便宜的價格擁有國產的悍馬越野車。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告訴中國日報“悍馬國產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美國不會同意將生產轉入中國,而且就算是將生產設備都搬來中國,悍馬這種級別的車成本也降不下來多少,畢竟配套還都在美國?!?/span>
“不過,悍馬的技術是很先進也是很有用的,尤其是一流的底盤技術。如果騰中能夠將悍馬的某些技術應用在自己現有的產品或新開發適應中國市場的產品上,就會提升這次收購的價值。特種車在中國有很大的市場,比如在油田、煤田、礦區還有救援的應用?!?/span>
騰中重工的網站上顯示作為一家由四川省成都市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騰中自2005年成立以來通過一系列成功的兼并收購迅速拓展業務領域,在2007及2008年連續兩年獲得機械行業“納稅大戶”稱號。騰中生產大中型載重貨車、自卸車、掛車、拖車、混凝土運輸攪拌車、大型油罐車、油料運輸槽車等特種車輛,擁有先進的生產制造、檢測生產線,在成都郊區雙流和新津有兩個工業園區,一共4800多名員工。
總部位于汽車城底特律的高端越野品牌悍馬,在美國本土,南非和俄羅斯都有生產企業。
“悍馬品牌展示的是一種勇于探索、自由和奔放的精神,我們將通過投資讓這種精神延續下去。悍馬將在原班管理團隊的領導下,走出一條創新之路,”騰中重工總經理楊毅在公司的聲明中說,“我們計劃對悍馬品牌和產品研發能力投入資源,從而滿足美國和全球市場對如高燃油效率的新產品的需求?!?/span>
悍馬首席執行官金泰樂(James Taylor)表示:“在騰中重工的投資和強勁支持下,我們將能夠將我們的理想變為現實。另一方面,一旦交易順利完成,逾3,000多個美國本土的就業職位將得以保留,我們也因此能夠更加積極地開拓全球市場,與新的合作伙伴攜手開拓成功的未來。”(中國日報記者 李方方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