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9日評論版頭條文章:7月6-8日美俄總統高峰會談達成新的條約,以取代12月5日到期的《關于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1)。在新簽署的這份文件中,美俄雙方同意將核彈頭削減為1500-1675枚。,雙方還承諾在新條約中將遠程導彈數量削減至500到1100枚之間。此外,奧巴馬與梅德韋杰夫會談的成果還包括,俄羅斯同意美國借道領土和領空,向阿富汗運送物資。
這個新文件的簽署,對于增進雙方互信,穩定地區局勢,具有積極意義。美國國務院今年4月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美俄分別有5576枚和3909枚核彈頭。
近幾年來關系漸趨緊張的美俄何以能夠走到一起談判并取得積極成果呢?起作用的關鍵問題是雙方關切的削減戰略武器談判成了緩解國際社會關切、促進兩國關系回暖的媒介和橋梁,也便重新啟動了僵持多年的、國際社會熱切企盼的核裁軍進程。
對美來說,奧巴馬總統上臺來首當其沖的是要花大力氣解決金融危機解救美國經濟,要以新的思路和理念對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戰略作調整,以提高美國在國外的形象和聲譽,重振美國超級大國的領導地位。奧巴馬總統的新思路幾個月來已經有不少體現。特別是由美前四政要舒而茨、基辛格、佩里和納恩兩次聯名刊文,呼吁實現無核武器的世界,已為奧巴馬總統所接受并付諸實施(奧4月在布拉格講話)。這一道義戰略高地無疑是應該首先占領的。美國帶頭削減戰略核武器,其他國家沒有理由不跟進。
美國很清楚,削減戰略核核武器絲毫不影響美經濟、科技、常規軍事上的絕對優勢。唯一能與美有資格打核大戰的國家只有俄羅斯。調整對俄關系,加強雙邊合作是美新思路的重要一環。在當今世界上,許多重大問題沒有俄羅斯的參與、合作是難有進展的。顯然,與俄在年底前談判出新的替代條約,無疑是對明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的突出貢獻,是眾望所歸深得人心的舉措。
美奧巴馬總統上臺以來表示要以新的理念處理戰略武器問題。4月1日在與俄總統梅德韋杰夫倫敦會晤后表示,美俄將“立即開始”談判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4月24日,兩國代表在羅馬進行初步會談,爭取年內達成新的條約。5月18-20日雙方在莫斯科正式舉行削減戰略武器的第一輪談判,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6月1-3日雙方代表在日內瓦舉行第二輪談判,提出最后報告。
對俄來說,北約兩輪東擴、支持車臣叛亂和顏色革命已經大量積壓了俄的戰略空間,使其不勝憤怒。美決定在波蘭和捷克部署導彈防御系統則令其忍無可忍,認為是直接針對俄戰略武器的舉措,打破了戰略平衡,威脅到俄的核心安全利益。
因此,俄采取公開對抗行動,具體表現為威脅退出歐洲常規武器條約、停止履行《中導條約》、在格魯吉亞無顧及地采取軍事行動、不滿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加入北約、揚言在波附近部署新式導彈、將部署導彈防御的國家列為打擊目標、舉行超常軍演等。
但對超過實際需要的、冷戰遺留下來的龐大戰略武器庫,除了可供部署的核武器之外,許多武器系統已經老舊,成為沉重的負擔,俄早就想減掉,只是要有個原由,才能名正言順、顯示大國地位。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俄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沒有更多資源投入軍備。“以最小開支維持與美國在進攻性戰略武器領域的力量均衡”為其要義。更何況俄需要提高其大國地位,與歐洲國家搞好關系。這次美主動來談判削減戰略核武器也應是俄夢寐以求的。(作者為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副秘書長 翟德泉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