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18日報道:最近中國的票房成了“博派”和“狂派”的天下。《變形金剛2》已經取代《泰坦尼克號》成為在中國最賣座的電影。
自6月24號上映至上周末,變形金剛2的票房已經超過4億人民幣,打破了泰坦尼克號保持了11年的3.6億票房奇跡。北京新影聯院線總經理黃群飛預測該片最終票房在4.5億左右。
4:3.6,這個數字似乎已經說明了機器人的勝利。但是真的僅僅是兩個數字那么簡單嗎?
1998年電影平均票價約25元,也就是說,泰坦尼克號的觀影人次約1400萬。目前各地電影的平均票價大概在50元左右,這意味著變形金剛2的觀影人次約800萬。從觀影人次來看,泰坦尼克號占了上風。
同時,1998年全國銀幕僅1000余塊,而現在全國銀幕4000余塊。變形金剛2的平臺有先天優勢。
但另一方面,從放映長度來看,《泰坦尼克號》放映長達70天,占去了其他影片的大量空間,這在今天的電影市場不可想象。由于影片數量和種類的增加,一部影片不可能占據這么長的檔期。事實上,很多影院經理已經在為7月15號上映的《哈利波特6》調整《變形金剛》的放映時間了。
盡管很難簡單區分這兩部電影誰更賺錢,業內人士普遍同意中國的電影市場在迅速地增長。
黃群飛稱,中國已經成為除美國之外《變形金剛2》最大的市場;而《變形金剛1》上映時,韓國是除美國之外,票房最高的市場。
資深電影發行人高軍認為,變形金剛2破紀錄的票房對中國電影人是很大的鼓舞。中國電影市場已經可以承載單部票房就高達4到5億的大片。
去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43億,比前年增長了30.5%。從2002年起,中國電影票房就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遞增。
根據廣電總局發布的消息,在這43億中,有61%來自國產影片。至2008年,國產影片連續6年票房超過進口片。
但黃群飛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電影保護政策,不能據此認為國產電影已經可以抗衡好萊塢大片。
中國每年只進口20部外國影片,大部分來自美國。同時,政府還有一些機動的保護本土電影產業的措施。
比如今年6月到8月,有大概6部好萊塢大片上映,包括變形金剛2,哈利波特6和冰河世紀3等等。業內有說法稱,在9月之前集中放映一些進口大片是為了保護10月集中上映的主旋律建國60周年獻禮片。
黃群飛沒有直接否認這種說法。但是他也指出,暑期檔一直以來就是好萊塢大片扎堆,但是今年尤為明顯。
同時,去年中國出品了406部電影,但只有100部左右進入影院。票房收入仍然依賴少數大片。在小城市和農村地區,電影院比較稀缺。中國目前約30萬人享有一塊銀幕,而美國每7,000人左右就有一塊銀幕。(中國日報記者 劉瑋 編輯 裴培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