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
英文《中國日報》7月21日報道,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20日在上半年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透露今年全年有1.1萬億元保險資金需要配置,接近資產存量的30%,保險機構面臨較大的投資壓力。
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3.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4%。其中,債券投資占比50.2%,較年初下降7.7個百分點;銀行存款占比31%,較年初提高4.5個百分點;股票和股權投資占比9.8%,較年初提高1.9個百分點;證券投資基金占比6.8%,較年初提高1.4個百分點;其他投資占比2.2%。
東方證券保險業分析師王小罡估算這1.1萬億元保險資金中大約有7萬億是新增資金,而4萬至5萬億是投資到期需要重新配置的資金。
“以往每年資產存量中都有一定比例的資金需要配置,但30%的比例較高,而且隨著保費規模的增大,資金的絕對規模也隨之增加。加之下半年債券收益仍有可能下降,而股市又已經出現了大幅反彈,這都加大了資金配置的難度,“王小罡向記者解釋。
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保險資金仍有可能繼續加大對股票和基金的投資。另外,基礎設想建設和房地產配置占比也會有所上升。
泰康資產管理公司一名經理告訴記者如果有市場調整,公司仍會加大股票投資,另外也會積極尋找基礎設施建設和私募股權的投資機會。同時,公司在去年就已成了專門的房地產投資部門,密切關注房地產投資機會。
保監會今年已推出了一系列投資新政策,拓寬投資渠道。新措施包括增加保險公司債券投資的范圍,將基礎設施投資項目試點推廣等等。
保險資金的一個配置新方向是投資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截至6月底,保險機構投資基礎設施余額749.5億元,較年初增加210億元。吳定富在上述會議上指出,要充分發揮保險的資金融通功能,促進投資,允許保險機構以債權形式投資基礎設施項目,重點投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
吳定富同時表示,盡管《新保險法》拓寬了一些投資渠道和領域,但是不等于馬上就全部放開。將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保險法》在保險資金的運用渠道商有所拓寬,將原有的“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拓寬為“買賣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并增加了“投資不動產”的內容。
第一太平戴維斯北京董事紀剛告訴記者目前有幾家保險公司都在看房地產項目,但由于寫字樓租金下滑明顯,但售價調整幅度有限,他們仍然相當謹慎。
“要高度關注和防范新投資渠道、新投資工具可能帶來的風險,堅持制度先行,沒有制度,絕不放開投資渠道?!眳嵌ǜ徽f。
得益于保費增長和資本市場大幅反彈,保險公司上半年預計利潤總額261億元,同比增長98%。承保盈利的產險公司有1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家,盈利險種增加了3個。再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同比增加68.3億元。保險資金運用收益1099.7億元,好于去年同期。全國實現保費收入5986.1億元,同比增長6.6%。賠款和給付1608.1億元,同比增長4.2%。截至6月底,保險公司總資產3.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0.9%。
同時,人身險業務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人身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4474.3億元,同比增長3.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5.8個百分點,去年以來投資型業務過快增長的情況得到控制。
英文報道:Insurers under pressure
(《中國日報》記者 胡園園 編輯 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