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地區負責人尼戈·喬克(Nigel Chalk)在7月23日晚8:30(北京時間)舉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IMF認為中國官方提供的經濟統計數據前后一致,具有連貫性,IMF并不擔心數據的準確性會有問題。
“我認為有些人可能夸大了他們對中國官方統計的經濟數據的不信任,”喬克在電話會議中表示。
此前,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駁斥了美國智庫對中國僅需15天就能調查出13億人口經濟動態的質疑,并稱中國已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統計調查體系,相關數據在季后或月后15天統計出是有制度保障的。
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網站17日發布該基金會亞洲經濟政策研究員德里克·西瑟斯(Derek Scissors)《中國拒絕調整經濟》的署名文章,文章稱“盡管中國經濟情況多變且復雜,國家統計局卻只需要15天就能調查13億人口的經濟動態”,并且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經濟數據完全是“制造出來用于滿足共產黨需要的”。
“中國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統計調查體系,單是政府綜合統計系統就有近10萬人每天都在從事統計調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國數據在季后或月后15天統計出是有制度保障的,”該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專訪中說。(中國日報記者 司婷婷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