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30日報道:花旗中國首席執行官歐兆倫近日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盡管花旗集團正在全球范圍內剝離其非核心業務,但該行致力于發展中國區業務的決心從未動搖。
“在花旗集團的全球版圖中,中國無疑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即便是在困難時期我們仍非常專注于中國的業務發展,”他說。
花旗集團受本次金融危機沖擊較大,目前美國政府已持有該集團約三分之一的股權。這家總部位于紐約的金融巨頭已將其業務拆分為發展傳統銀行業務的花旗公司,和處置風險較高資產的花期控股,以求擺脫目前的財務窘境。其中,花旗公司正是該集團核心業務所在。
“這次全球范圍內的業務重組并不會對花旗中國的業務發展造成影響,花旗在中國經營的業務均屬于花旗公司范疇,”歐兆倫在花旗中國位于上海的總部接受采訪時表示。
歐的此番表態呼應了近期花旗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Vikram Pandit到訪香港時的期望。Vikram Pandit認為未來數年內該集團在中國的業務將持續增長,因為中國已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受金融危機影響,花旗在其美國本土市場的業務仍然低迷,而亞洲正日益成為該集團的重要利潤來源。其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亞太區對整個花旗公司的利潤收入貢獻為38%。
歐兆倫表示,花旗中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的發展仍較為穩健,目前流動性充足,回擊了此前的有關該行受其母公司影響景況不佳的市場傳言。
自2007年花旗設立中國本土注冊銀行以來,其業務發展勢頭較快。去年該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6%,凈收入達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5%。
目前該行共在全國8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27家銀行營業網點,并將于今年年底前在重慶設立分行。
花旗和其它外資銀行一樣,并未參與今年上半年的信貸狂潮。歐兆倫表示這部分是由于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在客戶群體上的差異造成的。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業務嚴重下滑,而外資銀行的客戶群體與進出口行業的關聯性比中資銀行更大,”他說。
但他同時表示,花旗中國各業務線條發展均衡,并不過多地依賴信貸業務收入。
“在中國我們的業務發展均衡。一項業務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會被其他業務增長所彌補,”他說。(中國日報記者 王博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