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8日言論版文章:中國的溫家寶總理在日前出席東亞峰會時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的相關原則,即“尊重、互助、開放、包容、漸進、可持續”。可以說,這些詞匯構成了構筑東亞共同體的基礎性原則。
日本新首相鳩山由紀夫9月中旬上任以來,在各種國際會議上積極宣傳其東亞共同體構想,已經成為近期國際社會,特別是東亞國家人們議論的話題。在今年10月10日北京舉行的第二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鳩山首相在發言中再次強調建立東亞共同體問題,并強調建立東亞共同體的關鍵在于中日韓首先強化經濟合作。
對于日本首相的東亞共同體構想,東亞一些國家學者持批評態度的不少,說日本鳩山首相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想,就是戰前日本宣揚的“大東亞共榮圈”,認為日本無意強化中日韓合作,在對外經貿合作中,日本只想擴大向別國出口商品,而對外國商品進入其市場則用高關稅加以限制,例如,大米進口關稅778%、淀粉583%、砂糖328%、小麥252%等,致使外國商品很難進入日本市場。
但是,我認為,盡管對日本的東亞共同體構想尚需進一步進行研究,但是不能說是日本戰前宣揚的“大東亞共榮圈”。因為當今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東亞地區特別是中韓等國家也已經不能與60多年前相比了。時代不同了,日本也不是60多年前的日本了。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與時俱進,當今的東亞合作更不可能一國說了算,如果未有東亞國家的積極參與日本也無能力單獨搞東亞共同體。
目前,日本對外經貿合作的近50%在東亞地區,其中2008年日本與中韓兩國貿易便占其對外貿易總額的23%以上。多年前日本某些人就大肆宣揚要“脫亞入歐”,但是時至今日日本并未入歐,更未離開東亞,東亞國家和地區也希望與日本發展經貿等方面的合作,這是互利共贏的合作,而深化合作—建立東亞共同體獲益會更大。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歐洲聯盟是歐洲國家經過半個多世紀合作、發展起來的,目前成員還在增加,其目標是要建立歐洲共同體。北美自貿區、東亞的區域合作也在向這一方向努力。
東亞共同體并不是日本的發明。早在1990年當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的馬哈蒂爾就提出過“東亞經濟體”的設想,而直到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東盟與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即“10+3”框架建立之后,這一設想才開始推進。1999年《東亞合作聲明》宣布,將從東亞自貿區過度到東亞共同體。隨后又提出2020年建立東亞共同體的時間表。另外,歐盟的發展歷程已經表明,推進地區一體化以及建立區域共同體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長期合作、發展的結果。中國在本世紀初期,首先推進東亞一體化進程,2004年中國與東盟10國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宣布十年內建成自貿區,合作進展迅速2010年將如期建成。中國與韓國的FTA關系也進入產官學共同研究階段,韓國2007年與東盟也締結了FTA,目的都是推進東亞共同體進程。
而在東亞地區中,日本與東盟締結的FTA是最晚的,2008年4月才簽署。2003年10月6日,中日韓三國又共同簽署了《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目的是從政府層面推動中日韓FTA的構建。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特別是日本方面的原因,三國的FTA至今尚處研究階段,所以很多學者懷疑日本強化中日韓合作的誠意不是空穴來風。
日本現在高調提出東亞共同體構想,可能是對迄今在推進東亞合作上步伐緩慢的反思,而要后來居上的新戰略,對此也應該給予評價。然而,日本的東亞共同體構想的內涵與人們共識的東亞共同體卻有很大不同。
一般來說,區域合作首先需有地理概念,東亞是指東北亞和東南亞,所以東亞共同體應該是東北亞和東南亞地區加起來的共同體。如果合作開始,即隨意增加或者減少參與國家和地區,就很可能打亂共識,甚至很難稱為東亞的合作了。而日本在自民黨執政時期,便將澳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亞的印度三國拉進來,搞所謂10+6合作,已經超出了東亞合作范疇。鳩山首相在10月份的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東亞共同體構想之后,美國高層人士即向日方表示反對東亞共同體的立場后。鳩山又表示,東亞共同體不將美國排除在外。可見,日本的東亞共同體構想無有區域概念,已經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東亞共同體了。
中國和韓國都主張推進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即首先是東盟與中日韓合作的10+3合作,它的合作與發展才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東亞共同體。
并非中韓兩國只拘泥于地區范圍、有意排擠其他國家和地區參與東亞共同體建設。因為歐盟和北美地區的走過的共同體道路已經證明,區域合作開始時由幾個近鄰國家首先發起,便于統一意志、合作與發展。如果合作組織發起時,成員越多,分歧也會越大,越難以統一意志,貽誤合作進程。而由區域內近鄰的幾個友好國家首先發起建立合作組織,然后不斷吸收新的成員加入,逐步擴大,這樣發展會更順暢。
因為中韓兩國積極推進東亞共同體進程、愿意強化中日韓合作,所以對日本鳩山首相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構想,也希望能由東盟與中日韓,即10+3合作開始,首先強化中日韓合作才是順理成章的。
推進區域合作中,在分析合作對本國利弊關系的同時,要充分照顧到對方的利益,否則合作難以推進,中日韓是東亞地區的大國,應該有大國的襟懷和度量,也就是溫總理說的原則,積極推進東亞合作進程,使東亞也能與歐盟、北美自貿區一樣,盡快走上一體化的道路,當然首先強化中日韓合作是重要一環。(作者為商務部國際經貿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主任 徐長文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