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30日言論版文章:10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會見了朝鮮勞動黨代表團,表示中朝友好合作關系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就在幾天前,朝鮮高級官員李根對美國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訪問。
中國一直在不斷努力地恢復六方會談,以求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今年,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8月份訪朝,國務委員戴秉國9月份訪朝,都是為了促使六方會談的恢復。
10月份,國家總理溫家寶出訪朝鮮,主要是為了紀念中朝兩國建交六十周年,也大力了促進朝鮮重返六方會談。
中國一直努力地推動朝鮮和美國回到談判桌。現如今,美國與朝鮮應該采取具體的步驟來解決核問題。可惜的是,他們沒有表現出任何朝著此方向努力的明顯跡象。
近日,朝鮮外務省美國局局長李根赴美參加在加州圣迭戈和紐約舉行的學術研討會。據報道,美國六方會談代表團團長金成大使在紐約會見了李根,闡述了美國在半島無核化及恢復六方會談的立場。此次會晤是奧巴馬政府上臺以來美朝間的首次高層接觸,對于恢復六方會談、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重回正軌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人們對今后一段時間美朝接觸能否取得突破并不樂觀。從美朝最近的政策舉措看,雙方均在考驗對方的耐心。
美國雖然急于推進無核化目標,但并不急于推進美朝雙邊會談。首先,美方竭力降低美朝接觸的重要性。美方強調,美朝接觸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朝鮮重返六方會談。國務卿希拉里、美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以及美國對朝政策特別代表博斯沃思等人將美朝接觸定義為六方會談框架下的接觸。其次,美方對與朝“直接談判”設置了門檻。坎貝爾提出,朝鮮履行包括“9·19”共同聲明在內的六方會談協議是美朝談判的條件。再次,與美朝接觸相比,美國當前更注重制裁手段。金成與李根會晤前夕,希拉里國務卿在美國和平研究所發表講話,語氣強硬地告誡朝鮮,如果不采取可驗證的、不可逆轉的棄核措施,美國不會解除對朝制裁。李根抵達紐約當天,美國財政部宣布對朝巖蘆江發展銀行(Amroggang Development Bank)和端川商業銀行總裁金東明實施制裁。美國對朝“胡蘿卜加大棒”的雙軌政策可從兩個代表性人物身上得到體現,一個是博斯沃思大使,另一個是美落實1874號決議協調員哥德伯格大使,前者在對朝接觸方面缺少授權和作為,后者則在確保各方落實制裁決議方面很活躍。
奧巴馬政府對美朝接觸態度謹慎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對朝是否真正棄核心里沒底,試圖通過雙邊接觸測試朝鮮的無核化誠意。在朝鮮“衛星”發射與二次核試后,美國內普遍對朝鮮完全棄核的前景感到悲觀。因此,奧巴馬政府雖然認識到雙邊接觸有助于解決朝核問題,但對接觸結果并不抱過高希望。通過這么多年的與朝打交道,美方對朝鮮“挑釁”之后重回談判桌、然后重新要價的模式已經相當了解,認識到改變朝鮮的行為模式對于實現無核化目標十分重要。在朝鮮的行為模式改變之前,美方不會輕易再“上當”,正如奧巴馬6月份在美韓峰會及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所言,美國要打破朝鮮通過“好戰”行為獲得糧食、燃油、貸款等好處的模式,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獎勵好戰和挑釁”。
朝鮮雖然急于推進美朝接觸,但并不急于重返六方會談和采取無核化措施。從朝鮮高規格接待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提議與美國簽署取代停戰協定的和平協定等舉動來看,朝鮮迫切希望與美搞雙邊談判。但是,在重返六方會談的問題上,朝鮮卻表示要視美朝會談的進展再做決定。在無核化問題上,金正日向溫家寶總理表示,朝鮮半島無核化是既定政策,但朝鮮的口頭承諾還沒有轉化為令人信服的行動,而且在核問題上有提高要價的傾向。朝鮮準備把無核化與美朝關系正常化脫鉤,表示即使美朝關系正常化了,如果朝鮮感受到一絲一毫的威脅,也不會棄核。同時,朝鮮第二次核試給外界的印象是其準備提升核遏制力。最近,朝鮮在通過會談解決朝核問題的態度上軟化,但又向安理會致函,宣稱其鈾濃縮活動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再次給外界造成朝鮮打算加強核活動的印象。
自1874號決議通過以來,美國在與中、韓、日、俄保持溝通、加緊落實金融制裁、防止朝鮮擴散核與導彈技術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因此不會輕易放松對朝制裁。朝鮮也不會輕易重返六方會談。朝鮮認為,六方會談已經變質,不僅阻礙朝鮮的經濟和科技發展,而且試圖解除朝鮮的武裝。在無核化問題上,外界推進無核化的目標越急切,朝鮮越不會輕易讓步。從做交易的角度講,朝鮮也要盡可能地獲取好處。
美朝各自的耐心政策潛藏一定的危險性。耐心需要時間,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鮮的核能力會進一步加強,無核化的難度會增大。對美國來說,朝鮮可能會不斷地制造“麻煩”,用自己的方式對美拖延雙邊會談的不滿。朝鮮10月12日發射了5枚短程導彈,不無對美國宣示不滿的成分。如果美朝接觸久無進展,也會對六方會談造成損害,引起地區國家對美國政策的疑慮。對朝鮮來說,當前的耐心政策并無所得。朝鮮得不到它所期望的安全環境的改善,也不會獲得經濟上的好處。
要避免地區局勢緊張,切實地推進無核化,美朝均應改變目前的耐心態度,增強緊迫感。美國應該與朝鮮討論下一步棄核的可行方案,讓朝鮮看到棄核后獲得好處的希望,而不是一味地向朝鮮“秀肌肉”。朝鮮應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要指望美國將六方會談會變成裁軍談判,也不要指望美國會像對待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樣默許朝鮮的核地位。朝鮮近幾個月對韓國發出了緩和關系的信號,得到的卻是韓國對北政策以無核為重點的回應,說明了朝鮮在五方之間制造分歧的策略越來越難以奏效。從奧巴馬政府加強與日、韓的協調看,布什后期的美朝密切接觸情形也很難再現。雙邊接觸和多邊接觸,都只是會談的形式而已。對朝鮮來說,重要的是采取切實的無核化步驟,以確保實現體制安全,而非拘泥于會談的形式。(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孫茹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