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8日社論:靜謐莊嚴的紫禁城,琉璃瓦金碧輝煌,瑞雪皚皚。作為訪華行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奧巴馬如約而至,紅墻古道,撫今追昔,光影流轉之間,感受東方積淀。奧巴馬選擇了這種方式增進對中國的了解。故宮與美國總統的定格,本身就是一個象征意義豐富的歷史瞬間。
雪對于農耕文明是吉祥征兆,預示著來年的好收成。瑞雪紛至,奧巴馬來到北京。昨天經過兩國元首的對話,中美就一系列重大問題達成廣泛共識。隨后發布的聯合聲明彰顯了雙方求同存異的合作原則,大約包括四十多項具體合作內容,從雙邊戰略互信到縮小意識形態差異,從全球經濟復蘇到促進軍政官員及民間互訪,從反恐合作到環保節能汽車,不一而足,絕不僅限于人民幣匯率和人權這樣的熱點領域。但要落實這些宏大議題,還需雙方職能部門展開更加深入具體的協商。
中美間顯著增加交流協商機會表現了雙邊互信程度的不斷提高。聯合聲明中最重要的部分還是集中在政治范疇。中國主張建立一個持久和平繁榮的和諧世界。美國則表示將與其他國家一道共同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問題。而中國充分肯定了美國作為亞太地區國家對維護本地區和平與繁榮發揮的積極作用。兩國同意建立一種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關系,以更好地應對兩國,乃至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臺灣問題始終是中美無法回避的敏感問題。美方表示樂于看到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希望雙方能在經濟、政治和其他領域展開更多對話和接觸,發展一種更加積極、穩固的海峽兩岸關系。此外,中美均重申不對對方使用戰略核武器,并同意共同促進對外太空的和平利用。
如果所有這些共識都能取得實效(可能性極大),那么奧巴馬2009中國行將就此樹立一個標桿,用實際行動表明,只要國與國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兩個在文化和歷史背景上差異甚大的大國完全有可能和平相處,共謀大計。對話協商本身就代表著和平。合作不僅為中美兩國帶來機會,更為其他國家加入并擴大這種合作提供了開放性環境。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此次中美合作所涉項目中,有四分之一與減緩氣候變化這一全球命題有關。全球化時代,中美合作不僅是兩國人民民心所向,就其潛在影響而言,更是全世界福祉所系。(中國日報評論員 張曉剛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