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27日言論版頭條:美國總統奧巴馬剛剛結束對中國的訪問,美國商務部即于11月24日做出終裁——對中國油井管相關產品實施反補貼關稅制裁,涉及總金額約27億美元。此舉將中美貿易摩擦進一步推向輿論關注的熱點。
全球著名戰略咨詢公司摩立特集團中國區董事會主席愛德格.霍泰德(Edgar G. Hotard)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深入分析了貿易保護主義對中美貿易的影響,并對中國企業如何應對貿易保護措施的沖擊提出了建議。
他認為,以中美輪胎特保案為例,美國企業、員工和消費者的利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美國市場上的中國輪胎價格上漲,給普通美國消費者增加了額外的經濟壓力。同時由于35%的高額關稅,中國輪胎在美國市場上因失去低價競爭力而喪失市場份額,直接影響了美國本土相關輪胎運輸企業的經營,這一物流領域內的一些員工更可能因此失業。中美的貿易摩擦造成的結果往往是雙輸,實際受益的是第三方。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多重負面影響逐漸顯現,霍泰德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反思自己的貿易政策,停止貿易保護措施。
他同時贊賞了中國政府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堅持自由貿易上的明智舉措,認為中國政府表現出了堅決保護本國企業利益的態度,采取對話而非極端的報復性舉措,避免將貿易摩擦升級為貿易戰。
他還認為中美雙方著眼于長遠發展,本著互相理解的原則進行互動和對話,將有助于解決貿易摩擦問題。
對于在貿易摩擦中受到影響的中國企業,霍泰德建議他們增強自身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優勢,不要僅僅依靠低價占領市場,這將幫助他們有效地避免陷入傾銷的指責。
他還指出,跨國企業的發展和對外投資的深化將有助于跨越貿易壁壘。中國堅持對外開放和走出去的政策,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自由貿易。
霍泰德最后總結道,盡管全球范圍內貿易摩擦似乎很難避免,但各國都應該審慎考慮自身的貿易政策,避免被非理性的愛國主義情緒驅動,作出危害本國長遠發展的決定。(中國日報記者 王漪清 編輯 裴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