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31日言論文章:三國魏人李康在中國文學史上名聲并不很大,但是他那“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 堆出于岸, 流必湍之,行高于人, 眾必非之”的論說卻是古代中國最著名的警世名言之一。
這句名言常常用來描述為人,可是我從哥本哈根參加氣候變化會議報道回來以后,這句話常常在我耳邊響起。
在我看來,用這句名言來描述我國目前在國際上的狀況,倒也很恰當。
如今,我國在世界發展中享有很多“之最”。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推出了數額巨大的經濟刺激計劃。一年來,縱觀全球,中國經濟最先回暖,增長最快。糧食繼續豐收,農民收入達到人均5000元。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
樹大招風,中國這一年發展強勁,必然像是林子里的一棵大樹,自然也就成為某些國家的攻擊目標。
由于我們已經做的和將要做的,新的一年里,我們顯然就要面對更猛烈的風浪。事實上,“哥本哈根協議”達成以后,烏云已經漫卷中國了。某些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指手畫腳,個別西方政客甚至無端指責中方阻撓會議取得實質性進展。
然而,林子大著呢,中國不是一棵孤立的樹。更多國家應該也必須共同承載氣候變化的風風雨雨。這些西方發達國家給中國施加壓力是毫無道理的。更何況這些國家在減排上只有承諾,沒有行動。
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我們也必須加倍努力,節能減排,發展清潔能源,治理環境,拓寬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中國日報專欄作者 黎星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