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13日報道:1月12日,商務部官員表示,2010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增幅預計將達10%,。
“今年整個貿易環(huán)境肯定好于去年,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大概在10%左右。但還屬于恢復性增長,達不到2007年機電出口增長27.6%的增幅。”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yè)司司長張驥說。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表示:由于2009年的基數(shù)比較低,所以10%的增長是不難實現(xiàn)的。如果貿易保護主義不是越來越多,增長應該還高于這個數(shù)字。
機電產品出口占據(jù)了中國出口總額的半壁江山。根據(jù)商務部的統(tǒng)計,2009年中國機電出口總額為713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3.4%,占中國出口總額的59.3%。
張驥介紹,2009年機電產品出口65%左右的增量都是來自于非洲、中東和拉美國家。
同時,他指出中歐在未來幾年中有望加強在高新技術方面的合作。
張驥說,中歐雙方企業(yè)對于高新技術交流合作都有很強烈的愿望。“中方企業(yè)希望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而歐洲企業(yè)在很多領域都占有優(yōu)勢。”
中國2009年進口了4914億美元的機電產品,同比下降8.7%。中國機電產品2009年的貿易總額為12045億美元,同比增長11.5%。
中國機電產品比如船舶或者家用電器等行業(yè)在國際市場上很有價格優(yōu)勢,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
白明認為,這個優(yōu)勢不具有永久競爭力。雖然在后經濟危機時代,由于許多國外競爭對手還深陷泥潭,中國企業(yè)有機會捷足先登,但如果中國企業(yè)想在國際競爭中變得不可替代,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技術和研發(fā)方面的競爭力。
中國出口去年12月同比增長了17.7%。中國已經取代德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cndy/2010-01/13/content_931108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藍瀾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