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20日評論版文章:海地這場巨大的災難,再一次印證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人類即使面臨滅頂之災,仍然有希望可循。
我這一周來在太子港的所見所聞就是這樣的。此次聯合國機構蒙受的損失是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我們設在海地首都的總部已淪鋼筋混凝土的廢墟。我當時就想,這種情況下人怎么能幸存下來呢?但是,我剛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海地還沒多久,就傳來救援隊抬出一名生還者的消息——這名生還者在沒有食品和水的情況下,在廢墟底下埋了五天!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小奇跡,一個希望的象征。
包括這次海地地震在內的各種自然災難,在時刻提醒著我們生命有多脆弱,但同時,這些災難也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人類的頑強。我們在電視上看過很多恐怖的景象:坍塌的建筑物,街頭的尸體,人們急缺食品、水和避難場所。在這座飽受摧殘的城市里,我看到的全是這樣的景象,每新到一處,都是如此情景。但是,我也看到了別的閃光點——人性精神的流露令人矚目,受災的人們即便遭受了最沉重的打擊,他們適應、恢復的能力之強不同尋常。
我在此次短暫的訪問期間,遇到了很多普通人。在總統府的廢墟旁,一群年輕人告訴我他們非常想幫助重建海地。除卻眼下地震帶來的危機,海底人民需要的是就業崗位,需要的是有尊嚴的自食其力。我穿過街道,遇見了一位年輕的母親,她和她的孩子住在一個公園的帳篷里,而且急缺食物。而像她這樣的人成百上千,他們在沉著地共度難關,傾己所能互幫互助。她和其他人都相信,救助很快就會到來。“我來就是要給大家帶來希望”,我對他們說,“千萬不要絕望”。相應地,她也向國際社會發出請求幫助海地重建——為了她的孩子,也為了下一代。
對于那些已經一無所有的人,救助可能來得沒有那么快。但各方畢竟正在伸出援手;而且盡管海地首都一切經營服務陷入癱瘓、物流系統處境艱難,但抵達海地的救援人員和物資都在不斷增加。僅僅在星期一早上,就有超過40支國際搜救、急救隊以及1700多名人員奮戰在救災前線。水的供應量正在增加;帳篷和臨時避難所正在大批大批運來。受損嚴重的醫院開始恢復診療收治工作,而且有國際醫療隊的有力幫助。與此同時,世界糧食計劃署正與美軍協同行動,向大約20萬名災民供給食品。據預計,在未來幾周內需要提供食品的災民將多達100萬人,而這一數字很快又將上升至200萬。
我們目睹了國際社會對于海地慷慨而且充分的援助。每個國家、每個國際援助機構都動員人員前往海地救災。我們的工作就是為這些援助提供引導。我們需要確保我們的救助能夠給予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且要越快越好。我們不能也等到把需要的供給品放在倉庫里備齊了才開始救災工作。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沒有金錢可供浪費。這就要求協調配合要強而有力——國際社會要攜手合作、形成合力,在聯合國的領導下進行救災。
這項艱巨而重要的工作從災后第一天就開始了,參與其中的有聯合國、各種國際援助機構以及各類關鍵部門人員——聯合國與美國以及歐洲、拉丁美洲的其他國家緊密合作,確認當前最迫切的人道主義援助需求有哪些,并隨之提供。這些人道主義需求必須分門別類、各自成組,這樣一來,各家組織的救援工作就能形成互補,避免不必要的重復和浪費。比如說,世界衛生組織運作的一個醫療部門就已經組織起來了21家國際組織的醫療援助力量。
當下的緊急情況會在我們的工作計劃中占據主要地位。但是現在開始考慮考慮未來,也并非為時過早,海地總統勒內·普雷瓦爾在與我會面時就強調了這一點。雖然海地極度貧窮,但它已然發生了進步。海地出現了新的安定局面;投資者已經回來了。僅僅把海地重建成原來的樣子是不夠的,我們也不是要給它進行整形手術式的改良。我們必須把海地重建得比原來要好,與海底政府并肩奮斗,這樣,今天得到的援助和資金就能產生長遠而持久的效益,創造出就業崗位,并使之逐漸擺脫對國際社會慷慨援助的依賴。
在這個意義上看來,海地眼下的困境提醒我們要擔負起更多的責任來。十年以前,國際大家庭在新世紀之初達成一致意見,要在2015年之前消除極度貧困的現象。當初信心滿滿制定的“新千年人類發展目標”,有一些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新千年人類發展目標”就是要消滅全球貧困的根源,掃除婦幼保健、教育和應對傳染病方面存在的障礙。但是,在其他一些重點地區,進展仍然很不容樂觀。目前的結果是,我們在履行幫助世界貧困人口的承諾上做得非常不夠。
在我們匆匆趕往海地援助之時,請將這個更大的問題記掛在心間。這條訊息,正是我從太子港大街上的人們那里明確無誤感受到的。他們需要工作,需要尊嚴,需要更為明亮的未來。這也是世界所有窮人的共同希望。請在海地最需要的時候,為它做最正確的事——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項有力的精神支持。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cndy/2010-01/20/content_934590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聯合國秘書長 潘基文 編譯 張隕璧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