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月30日消息:四年半前,熊貓“泰山”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國家動物園一降生,它的生活實況就通過互聯網視頻向全球直播,而它即將在2月4日從美國華盛頓返回中國,加入壯大熊貓家族的繁殖計劃。但它尚未出發,就已牽動中美兩國眾多人的心。
【美國篇:“我們很舍不得他”】
在美國,有2300多名熊貓愛好者從“泰山”初生之日起就成立了一個網上俱樂部,分享“泰山”的一切生活點滴。
為了能夠繼續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泰山”,眾多粉絲打算在“泰山”中國的新家里安上網絡攝像頭,為此他們去年就已募集了5萬多美元用于這個“攝像頭計劃”。
自2005年8月9日“泰山”降生之日起,美國民眾對于它的喜愛就有增無減,一躍成為史密森國家動物園最受歡迎的動物;它對于華盛頓市民來說不啻于吉祥物,因為它的頭像都印到華盛頓市地鐵IC卡上了。
由于“泰山”人氣極高,中方兩次同意向美方延長“泰山”的租期,直到今年1月底到期。根據協議,產于美國動物園的熊貓幼崽仍然屬于中國,在滿兩周歲之后應送回中國四川臥龍熊貓自然保護區。
令熊貓迷們欣慰的是,“泰山”的父母梅香和天天打算在該公園“再添新丁”。本周六,該公園將舉辦隆重活動告別“泰山”,屆時將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和紀念品發放。
【中國篇:“我們準備好了”】
美方專家向記者表示,現階段“泰山”非常聰明、適應力也很強,即便經過遷徙也能迅速適應;此外,中美兩方專家精誠合作,互相非常信賴,確保“泰山”能適應新環境。
“泰山”從出生開始,美國動物園方面就開始為其回國做準備,讓他接觸不同的聲音、氣味和人,擴充其閱歷,以便其能平穩地過渡。
飼養員米斯照顧“泰山”好幾年了,她很舍不得“泰山”,但她表示很高興能看到“泰山”在中國開始新的生活、為熊貓繁殖貢獻力量。
為了克服與中方飼養員交流上的障礙,米斯甚至設計了兩方能夠通用的操作手勢,并拍成了照片作為示范。
2月4日早,“泰山”將和另一只三歲雌性熊貓“美蘭”乘美國聯邦快遞公司的波音777專機飛抵中國四川成都,此次航班需飛行14.5小時。機上準備了五十磅金竹以及蘋果、梨子供這兩只熊貓享用。
到達之后,它們要先進行為期30天的隔離。美方飼養員將陪同“泰山”來中國,2月8日再返回美國。到目前為止,中國共租借美國14只大熊貓,它們分布在華盛頓、圣迭戈、亞特蘭大、孟菲斯等地動物園。
中方的熊貓專家充滿信心地表示,“泰山”和“美蘭”將很快適應新家,因為熊貓本身對于氣候和食物就有很強的適應力。
這兩只熊貓將安家四川雅安碧峰峽大熊貓基地,“泰山”將在此隔離觀察30天,然后與游人見面。
此地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而且盛產竹子;適宜熊貓食用的竹子有40余種,而碧峰峽就能提供其中8種竹子,“泰山”一定能找到自己最喜愛的一種。
此外,碧峰峽基地有很多專家能說英語,能夠與泰山有效溝通;而迎接“美蘭”的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也配備了一名精通英語的志愿者。“美蘭”的美方飼養員也將在成都停留半個月協助過渡工作。
“美蘭”在美國除了吃竹子,還吃園方特制的一種用谷物和蛋清制成的高纖維餅干。雖然成都這邊沒有這種特制的餅干,但成都基地專家們也特制了一種用谷物、礦物質和雞蛋制成的小饅頭,保證“美蘭”可以順利喜愛上這種“新式美食”。 (中國日報記者 譚英姿 黃志凌 編譯 張隕璧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