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全國政協委員黃紫玉向“兩會”遞交提案,建議在大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緊迫性凸現,同時應對全球變暖和國際氣候變化政治已經刻不容緩的背景下,盡快啟動大陸和臺灣在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領域的正式交流。
她認為,大陸已經在統籌考慮可持續發展和應對全球變暖的路線圖。在這兩個方面,中國政府已經和國際社會廣泛接觸,并在科學、技術、政策等領域進行了廣泛合作,建立了一些合作機制。但大陸和臺灣在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領域的正式交流并未啟動。
“鑒于兩岸在這兩個方面交往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我建議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內設置專門的處室,協調和聯系發改委、環境部、氣象局、能源局、林業局、海洋局等與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有關的單位,進行宏觀協調,”黃說。
她還建議,在海協會和海基會交流機制下,專設機構組織兩岸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等領域內的高層次學術和政策交流,為政府、工商機構和團體等機構進行各種層次的交流和合作搭建平臺。
她認為,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建議兩岸交流的重點可放在城市化、工業園區、污染防治、新能源投資等領域;在這幾個方面,臺灣應可提供給大陸可借鑒的政策經驗和教訓。
她說,將城市化、工業園區、污染防治、新能源投資等領域的交往深化,可為兩岸工商界創造新的兩岸經貿合作機遇,使綠色產業成為兩岸合作的重要內容。
另外, 她認為海峽兩岸應該創建學術交流大平臺,加強海峽兩岸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領域內的交流和合作。(中國日報記者 付敬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