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9日言論版文章:亞太地區在許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而且以較快的速度從全球經濟低潮中穩步回升。然而,要獲得長期可持續的進步,需要給婦女更多的授權。女性獲得平等不僅是值得稱道的目標和人權,而且也可以在促進經濟,深化民主,維護真正長期穩定方面起到作用。
最新的亞太人類發展報告《力量、聲音和權利:亞太地區性別平等的轉折點》估測出女性勞動力的不足,使得該地區在經濟方面損失很大。
同時,勞動力方面的不平等以及婦女進步的阻礙持續存在。例如在東亞,女性勞動占農業勞作的40%以上,在南亞占65%。然而在這些地區,只有7%的農田由女性控制。
這種不平等并沒有停止。全球范圍內,男女在參與政治方面有巨大的鴻溝。然而在亞太地區,這種差距是最大的。全球有6個國家完全沒有女性立法者,僅太平洋地區就占了4個。
就世界標準來講,南亞在一些諸如保健,成人掃盲,經濟參與的關鍵事務上,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鴻溝很大。
根據最新的人類發展報告,南亞將近一半的成年女性是文盲,這個比例比世界上其他地區都要高。全球女性的平均年齡是70.9歲,而南亞女性要少5歲。
南亞的營養不良比例在全球也是最高的,每5個兒童里面就有兩個兒童體重不達標,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這個比例是1比4。
比起世界上其他地區,除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南亞有更多的女孩在童年時就去世(每10萬人里面有500人)。
為了去除這些障礙,在經濟、社會政策、政治和法律相關聯的部分需要更多的改變。
最新的人類發展報告估測,像印度和馬來西亞一樣,增加工作領域女性的比例到70%(許多發達國家的比例)將促進年GDP上升2%到4%。
在經濟領域,政策保證女性和男性有同等的繼承權與地契,這樣才會將財產放到婦女的手上,才會明顯改善她們的能力,使她們的聲音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外面都能被聽到。
政治改革是必須的,這樣更多的女性可以進入到立法機關和權力部門。這個領域已經出現一定數目的女總統和女總理。每個階層有更多的女性執政將保證女性得到更高的優先權。當2000年簽署《千年聲明》并支持“千年發展目標”時,亞太地區的國家承諾要真正促進女性的進步。在婦女的需求與地位得不到優先保護的國家,這個目標上的進步是最小的。如果女性的地位提升,將很大的改進“千年發展目標”的前景。
在改進兒童健康,促進兒童受教育,減少貧困與饑餓等目標上,減少母性死亡率也會起到積極作用。為女孩提供教育將很快減少后代兒童的死亡,改善兒童營養與健康。減少性虐待與性暴力不僅會實現基本人權,也可以控制HIV/AIDS的傳播。
今年9月在聯合國召開的“千年發展目標”峰會是一個重要的機會,表明優先滿足婦女的需求可以改變發展進程。今天,在國際婦女節這天,我們都可以去實現這個目標并且保證女性的需求被提升,而不是被邊緣化。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cndy/2010-03/09/content_955742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是新西蘭前總理,現在是UNDP的行政官,聯合國發展小組的主席 翻譯 張旺斌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