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英文《中國日報》3月11日專欄文章:周一,為了祝賀三八婦女節,約了幾個朋友到單位附近的一家餐館吃晚飯。正看菜單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自己被噴出的煙霧所“包圍”。原來,我們的附近幾張桌子坐著十來位男士。他們尚未落座時,就迫不及待地點煙。
我們只好放棄了這張靠窗的桌子,請服務員給我們遠遠地另換了一張。可馬上發現鄰桌也有人抽煙。環顧四周,整個餐館沒有一個禁止吸煙的標志,也沒有劃分吸煙區和非吸煙區。
我很明白為這事和老板爭執也沒用。我記得曾經在另一家餐廳的非吸煙區吃飯,那里依舊好幾個人在肆無忌憚地抽煙。服務員在其他顧客的要求下請他們把煙熄掉,他們根本不理。
其實,北京市是全國最早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城市之一。北京市人大在1995年底就通過了這項法律,第二年開始實施。市政府后來又追加了懲罰條款以及追加了更多禁煙的公共場所。懲罰條例于2008年5月開始實施, 那時距北京奧運會開幕還有3個月。
北京奧運會對北京禁煙的成效有很大幫助。現在,在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還有電影院和劇場幾乎已經看不到有人吸煙了。
可是,禁煙在餐館和酒吧還是行不通。捧著酒杯或是酒足飯飽后點上一枝煙的誘惑,對于“癮君子”而言太難抵制了。很少有餐館老板會冒著失去客戶的風險去推行這項法規。
同樣,既得利益也阻礙著其它一些保障公民權益的法律法規的實施。
義務教育法就是一例。這條法律自2006年開始實行,法律規定,無論學齡兒童的戶口在哪里,其居住地的地方政府必須為他們提供同等受教育的機會。
然而,北京的公立學校在接受農民工子女時,還是要求他們出示一堆的證明。而且市政府僅批準了64所半私立性質的學校接受這樣的孩子。另外有200多所類似的學校很難得到區縣政府的支持。
就在最近,我們還聽到關于成千的農民工子女被遷至遠郊,為了給那些開發項目騰地方,他們的學校要么就是已經被推倒,要么就是馬上面臨拆遷。
開發當然會有助于城市增收,可教育農民工子女則無助于此。因此,地方政府沒能及時解決農民工子弟就學問題。
環境保護在中國的實施也面臨相似的問題。早在1989年12月26日,環境保護法就已獲得通過,而且當天就已生效。
然而從那時起,工業、城市仍然以環境為代價在發展、繁榮。今年1月,首次國家環境普查確認并證實了眾所周知的事實:中國的空氣、土壤和水的污染情況,比20年前更加嚴重。
有研究人員預測,中國的環境污染狀況將會達到很多發達國家當年在發展初期時的最高峰值。很不幸,癌癥和先天性疾病的增加都是無可辯駁、無法回避的證據。
非常地歡迎和贊成我們的領導們和代表們制定、通過法律來保護環境,強制普及教育;但是,法律法規得不到執行,怎么會有效果?政府該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和捍衛老百姓的權益了。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opinion/2010-03/11/content_957025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高級編輯、專欄作家 黎星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