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30日報道:世界黃金協會昨日發(fā)布的報告稱,中國的黃金需求將在十年內翻一番。旺盛需求和有限供應將推動金價持續(xù)走高。
據世界銀行預計2010年中國GDP增長為9%。
因此,在經濟高速發(fā)展推動下,中國對黃金的需求有望在未來十年內翻一番,即在2009年500噸的基礎上達到1000噸。
世界黃金協會CEO Aram Shishmanian說,2010年以及今后五年內,由于對復蘇的不確定和通脹預期的存在,黃金將持續(xù)堅挺。
他說,西方各國要走出目前經濟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加速印鈔逐步還債,這將不可避免的導致貨幣貶值和通貨膨脹。
黃金傳統上以美元標價,其走勢往往與美元倒掛。Shishmanian 說“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已經受到挑戰(zhàn),而美國經濟復蘇也需要年頭,這樣一來,黃金就會表現強勁。”
世界黃金協會研究表明,如果需求持續(xù)旺盛,中國國內黃金產量將會落后于需求,進而影響到世界市場。
過去五年,中國黃金需求年均增速為13%。中國絕大部分的需求是由國產黃金供應的,然而從1992年起,需求的增速就已經超過了產量增速。
十年間,中國黃金產量提高了84%,但其已知儲量只占全球的4%。
該報告預計,中國的黃金礦藏將在六年后開采殆盡,除非大幅度增加勘探投入。
黃金資源供給的可持續(xù)性已成為一個全球性議題。Shishmanian說:“全球已知儲量在下降,過去十年來一直都在下降。”
如果中國在公開市場上大量買入黃金,無疑將會大幅抬高金價。但在公開市場外,還有存在大量黃金買賣行為。中國就曾經在公開市場外持續(xù)買入國產黃金。
Shishmanian說:“中國對于貨幣政策,特別是黃金儲備政策一向秉持負責任的態(tài)度,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采取了謹慎的措施,以免金價大幅波動。”
中國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三月份兩會期間說,黃金儲備實際上不可能成為我外匯儲備投資的主要渠道,對于增持黃金的建議,會根據市場的情況慎重地考慮。
中國目前持有1000余噸黃金儲備,折合市場價約占其2.4萬億外匯儲備的2%,是世界第六大黃金儲備國。
金價在過去九年保持了震蕩增長。2009年12月3日,美元走弱推動金價達到了1226.56每盎司的歷史高點。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cndy/2010-03/30/content_965954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侯青楊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