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14日報道:白宮稱烏克蘭已經于4月12日同意交出該國武器級濃縮鈾,并將在2012年前交出其所存儲的數量之大足以制造“好幾枚核武器”的濃縮鈾。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副秘書長翟德泉認為,烏克蘭的行動是一個積極的表態,也為其他國家核原料將來可能的走向奠定了一個大方向。
“烏克蘭從蘇聯分離之后,自己就不想搞核武器,因為也沒有能力。目前美蘇不再爭霸,世界上只剩美國一家,而烏克蘭還想加入歐洲和北約。”翟德全說,烏克蘭將美國而不是俄羅斯選作核原料的看護者,也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
“國際上并沒有通過聯合國或原子能機構將美國指定為接納其他國家核材料的機構,但是靠它自己的能力和威望,交給美國也基本上是個不成文的規定了。”翟德全說,烏克蘭此舉也是出于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
烏克蘭交出濃縮鈾是“一個積極的因素”,翟德全說這并不會影響中烏關系。因為核材料流失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構成威脅,而任何能夠防范恐怖、減少危脅的舉動,中國都是支持贊同的。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研究部主任滕建群也表示此次核峰會的召開,包括烏克蘭、智利等國都決定交出核材料,對于降低、防范核恐怖活動,對于中國而言都是“有好處的”。
“現在的國際政治是大國說了算,盡管核恐怖主義,核軍事,對中國和其他國家也構成威脅,但美國肯定是首當其沖。”滕建群說,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自1993年以來至今大約有七、八百件濃縮鈾走私案例。“由于恐怖主義企圖制造核武器,帶來了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每克钚能賣到三到五萬美元,這樣的暴利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滕建群說,作為頭號反恐大國,美國面臨著比所有人更嚴峻的威脅,而對于小國則不然。“但挑戰是共同的,我們要確保核技術,核材料,還有核人員的安全。”
滕說,中國不會步烏克蘭的后塵,但加強核管理是一個大的趨勢。(中國日報記者 王晨燕 艾陽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