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26日報道:自五月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以來,國內投資者對于黃金的熱情持續升溫。這也讓典當鋪和黃金交易商的生意格外紅火。
“我們最近幾個月平均每天要接三十到四十個顧客的電話來詢問金條和黃金首飾的價格,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李春華,華夏典當行的企業部總監表示。華夏典當目前在北京共經營七個典當連鎖。
5月至今,華夏的黃金典當業務較四月增長了30%,黃金銷售更是增長了45%。“一般來說,和房產和汽車相比,像黃金這樣的名品典當業務一般相對平穩,很少有這樣的大漲。絕當的金條一拿出來賣,半天到一天就賣掉了,” 李表示。
“我們絕當金條的回收價格一周前漲到了252元每克,已經創下了半年來的新高了,”李表示。
由于市場對于歐洲的債務危機的擔憂,使得黃金成了投資者重要的避險工具,紐約Comex金價在5月14日創出了1249.4美元的歷史新高。
Comex 金價之后出現了回調。周一的結算價為1194美元。“即使最近出現了一些回調,金價總體來說仍然在高位運行,”浙江新世紀期貨的分析師王大鵬表示。
市場人士認為,中國消費者對于黃金的強烈需求也是主推金價持續走高的主要動力之一。
據新世紀期貨提供的數據,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黃金消費國,09年的消費量是480噸,約占全世界消費總額的13.7%。“我們預計基于通脹的預期,黃金作為重要的避險工具,其需求仍會持續走高。”
而中國的富裕人群顯然是這次淘金運動中的先行者。
“一個來自溫州的商人最近花了1400萬元在我們這兒買了黃金,”金頂集團的總裁陶行逸表示。金頂集團是專門從事貴金屬投資咨詢服務和高端黃金實物交易商。
陶表示,金頂的客戶數在近幾個月已經增長了兩三倍。今年房地產市場不好,從房地產抽出來的錢需要有途徑增值,顯然,黃金已經成為投資者的優先考慮的投資對象之一,他說。
股市和房市的低迷,使得投資渠道不暢。而在通脹預期的大背景下,黃金作為硬通貨,更有利于保存和增值,從而得到了更多溫州人的青睞,溫州中小企業協會會長周德文表示。
雖然金價屢創新高,但現在進入投資黃金的風險相對來說并不高,我們預計未來金價還會震蕩走強,王大鵬表示。
國際上最大的黃金ETF-SPDR黃金持倉量在周一又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235噸,表明了市場對于金價未來的走勢仍然非常有信心。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bizchina/2010-05/26/content_9894400.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周妍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