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7月24日社論:中國人現在非常忙,每個中國人都像一臺高速運轉機器的零件;而中國經濟也發展飛速,猶如風馳電掣的火車頭領跑世界經濟……然而在這過程中,中國人在“從容地生活”這一方面缺失得越來越多,“慢節奏”離中國人越來越遠。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迫使很多人調整步調、讓自己的生活駛入“快車道”。
在生活中,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是行色匆匆。我們會插隊,會闖紅燈,會吃快餐,會開快車,會乘動車,工作起來更是一副現代機器的架勢。我們希望電腦運行速度越快越好,上網的速度越快越好。我們甚至依賴于智能手機——這樣的話接入互聯網更為便捷,你就用不著等到坐到電腦面前才開始上網。
我們總是定下太多的目標讓自己去實現——成年人都在忙著盡可能地多掙一點錢,而孩子們也是在繁重課業壓力下披星戴月。也難怪現在會有那么多人會得高血壓,會承受很多莫名其妙的不幸。
很難想象我們如果都放慢腳步,生活會變成個什么樣子,因為在中國悠久的文化里,“慢”字不是一個好字眼。“慢”字有著很多代名詞,我們不妨列舉一下:緩慢,反應遲緩,費時,無聊,冗長,令人昏昏欲睡,步履沉重,拖延,漫長,倦怠,單調,笨拙,愚蠢……“慢”字所被賦予的內涵都不是什么正面積極的意思,結果我們形成了思維定勢,每當要完成一樣工作、做一件家務事,我們都會全速開動馬力。
心理學家研究了很多活得很快樂的人,發現:這些快樂的人平時會有意識地放慢生活節奏,這樣他們就能夠有機會放松身心、調整心態。
但是專家研究也發現,中國往往不善于或者不樂意放慢生活節奏。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opinion/2010-07/24/content_1104424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張隕璧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