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7日社論文章:鄧小平曾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但鄧小平的發展觀并不意味著不可持續或肆意浪費的發展方式。
然而,在很多情況下,中國的經濟發展總是不惜一切代價,像如許多拆遷項目,打著發展的旗號,實際卻是對資源的巨大浪費。
舉個例子來說,云南省昆明市的宏仁新村是一個新農村住宅小區,村民們歷時5年、投入3億多元資金建起了502棟嶄新的樓房。但是這些樓房建成后不久,村民突然接到通知說必須將其拆除。
在福建省的福州市,一個建成不足10年的小區也面臨被拆除的危險,政府給出的理由是該地區已被劃入商務中心規劃的范圍內。
溫家寶總理曾強調勤儉節約對于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顯然,地方政府沒有謹遵總理的教誨。它們以城市發展為名拆除較新的建筑,行資源浪費之實。
鑒于這種情況,地方政府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在貫徹執行一項計劃之前,應權衡利弊、協調各方利益,不能盲目為之。此外,地方政府還應制定相應預案,如果一項城市發展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造成了浪費,如拆除了較新的建筑,地方政府應依據此預案對相關發展方案進行修正。
中國的人均資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如果一棟樓房的使用壽命為60到70年,而我們在其使用不到10年的時候就將其拆除,這絕對不是發展。
毛主席曾說,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地方政府應及早停止以城市發展為由拆除較新建筑的浪費行為。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opinion/2010-08/07/content_11113927.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趙欣瑩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