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5日評論版文章:最近放假我回到新加坡,我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再次登錄我的Facebook賬戶。好長時間了,我都想著通過Facebook聯系國內外的朋友。我想看到最近大家的新鮮事兒,也想讓其他人了解我最近的生活情況。
但當我開始瀏覽圖片和新鮮事提醒時,我被帶回到殘酷的網絡世界中——我消失了一年多,居然沒人念叨我。
甚至在中國,人們沉溺于網絡社交的虛擬世界中的比例也大大增加。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中國社交網站用戶已經超過2億,一年內增長了20%。
目前,中國社交網絡提供商有100多家,主要通過分享照片、視頻、博客以及號稱擁有4億用戶的用戶生產內容市場來增加用戶的黏貼性。中國眾多的社交網站無疑是Facebook的可怕對手。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站,用戶多達5億多人。
在中國,白領上班時間通過虛擬社交網站逛農場、上牧場或玩其他游戲打發時間非常普遍。
但是,研究人員已經發出警告,沉溺于社交網站會帶來諸多危險。未成年人長時間停留在社交網站,獨自玩游戲或網上沖浪會引起抑郁、壓力、孤獨、失眠等健康問題。
工作時間以外,每天上網超過1.5小時即可認定為網絡成癮。中國社會科學院最新公布的研究顯示,中國網癮青少年已增加到3300萬。
據報道,中國大陸29歲以下2.36億的網絡用戶中,有14%對網絡成癮。
文化部去年公布的《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白皮書》顯示,色情內容和網絡成癮是威脅中國網絡游戲發展的兩大問題。
為了防治以上問題,文化部出臺中國首部《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以幫助青少年遠離不良內容和網絡成癮。根據《管理辦法》,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網絡游戲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此外,網絡游戲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采取技術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觸不適宜的游戲或者游戲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戲時間,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雖然沒有指出具體的防沉迷技術,但以上的舉措仍然為解決網絡世界對不良內容的依賴邁出了正確且具有方向性的一步。
我回北京不到一周,但自從回來后我就努力抵制電腦屏幕的誘惑,一有空就往編輯室其它同事那里跑。面對面交流,可以讓我們神清氣爽。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cndy/2010-10/25/content_11451051.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為中國日報外籍專欄作家 Alexis Hooi 編譯 劉江波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