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1月17日報道:近日,武漢市政府向外宣布,將興建一批公益性墓地,這些墓地不以盈利為目的,由物價部門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核定收費標準,確保其公益性,同時政府也積極鼓勵樹葬等少占土地或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方式安置骨灰,并由民政部門予以獎勵。
該消息一經發出,很快引起了多方關注,本地媒體評論稱,“經濟適用墓”上馬,為群眾“身后事”減負。11月16日,本報記者就此問題,專訪了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向德平和華中科技大學土地經濟學教授盧新海。
“這是個好事情,可以為現代人減負。”向德平說,現代人負擔的東西太多了,‘墓地’投入也是水漲船高,現在公益性墓地的開建,將為一批人減少不少開支。
“但是目前無更多的細節出臺,所以具體能為普通人減輕多少負擔,仍是未知數。”
同時,向德平還指出,樹葬等一些環保的安葬方式,在中國的推廣還需要時間,不能采取行政干預的方式去硬性規定,“比如以前中國人不接受火葬,現在也慢慢接受了。”他認為環保安葬的方式,還需要政府更主動更積極地宣傳。
作為土地經濟學的專家,盧新海則認為,墓地的經營不同于其他類型土地,不能由市場運作,“要在國家統一調控下來對墓地進行管理,否則就會出現偏差。”
以武漢為例,1992年以后,武漢市經批準興建的公墓都是經營性質的,過去具有公益性的扁擔山和石門峰公墓均按國家規定轉為經營性公墓。
來自民革武漢市委有關墓地經營的調研報告稱,“目前武漢市經營性公墓中,6880元以下的普通單體墓位、壁龕等在各個公墓中比例很小,甚至絕跡;墓位較大、做工細致、環境優美的墓地價格一般都超過8000元;價格在2萬元左右的墓地也就屬于中等水平。有的陵園還有面議價格的墓地,面議底價在10萬元左右。武漢墓地價格10年上漲5倍”
盧新海分析道,“人們的虛榮心是導致墓地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而且,他極力反對將公益性墓地稱作“經濟適用墓”。
“不能套用經濟適用房的叫法,住房與墓地的作用相差太大了。”他認為住房是為人們生活提供服務的,而墓地的實用性就要差很多。
同時,盧新海還認為,現代人不應該將墓地的選擇看的太重要,“現在人們的流動性太強了,有時即使買下了豪華墓地,也不一定有時間去掃墓,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
相關鏈接:
中國墓地價格堪稱“國際一流”
根據調查,美國、英國等國家,不少人習慣于深埋、樹埋、水埋等各種形式的環保型安葬方式,即使選擇墓地,也只是一個很小的花壇大小。
在美國華盛頓一家名為EDMONDS骨灰安置公園的網站上,記者就看到了4英尺6英尺8英尺的墓地售價分別為675美元、900美元和1020美元,而如果要選擇合葬,加上題名一共需要720美元。這個價格,明顯低于中國目前墓地銷售的平均水平。
寧波公益性墓地已展開推廣
自10月26日起,寧波市北侖區推出了805座“經濟適用墓”,價格從4800元到7800元不等。為了推廣“經適墓”,北侖區強制要求,全區除3家生態公墓以外的30家公墓都要留出墓區30%左右的面積建設“低檔墓”,以降低殯葬費用,減輕百姓的負擔。
記者了解到,截至16日,已售出近30座“低檔墓”,而且7800元的銷售情況更好,因為人們覺得貴一點的“有面子”。但也有當地媒體爆料,非“困難家庭”也能購買,“審查程序尚不完善”。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cndy/2010-11/17/content_1156027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郭睿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