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1日言論版文章:針對韓美從28日開始的聯合軍演,朝鮮人民軍27日發表聲明說,將采取堅決的軍事措施對付韓美即將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
自去年以來,韓美媒體熱炒“朝鮮崩潰論”,認為朝鮮片面發展軍事拖垮國家經濟,扭曲國內社會,最終會導致國家崩潰。另一方面,朝鮮軍隊裝備落后、面對裝備精良而強大的韓美聯軍,朝鮮軍隊可能一觸即潰。
實際上,自1994年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去世至今,“朝鮮崩潰論”始終不絕于耳,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尤其是近兩年來,朝鮮“經濟崩潰論”、“政治崩潰論”、“政權崩潰論”、“軍事崩潰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頗有將朝鮮推向絕地之嫌,攪動了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使之從一個隱性火藥桶迅速向顯性熱戰區演進,美韓軍演劍指朝鮮軍事安全,并力圖沖擊其政權穩定,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以此為基礎,韓美等國不僅熱炒“朝鮮崩潰論”,而且提出了應對朝鮮崩潰的具體預案和軍事行動計劃,甚至進行了軍事預演。韓國更是將2011年定位為‘統一準備元年’,明確提出為德國統一式的“吸收統一”做準備。
“朝鮮崩潰論”的根本原因在于相關方的臆測、曲解以及赤裸裸的敵意。冷戰爆發至今,朝鮮問題一直是美國心目中的痛,尤其是,朝鮮核問題一直困擾著美國政治家和戰略界的思維。美國等西方國家往往將朝鮮問題與新干涉主義、邪惡軸心、失敗國家等戰略思維聯系起來,寄希望于朝鮮經濟崩潰和政權垮臺,以此作為朝鮮半島穩定的前提條件,并藉此進一步介入東亞安全。
韓國一直希望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防止被邊緣化,并主導實現半島統一,韓國媒體炒作“朝鮮崩潰論”可謂由來已久。
可以說,核問題、“天安艦事件”、金正日健康問題等是韓美日的明確借口,美國借機陳兵黃海、日本海,對朝鮮現政權施壓,同時促成攻防能力兼備的美日韓多邊安全機制,擠壓了中國的戰略空間。韓國媒體更是變本加厲,將例行軍事演習上升為應變“朝鮮突發狀況”,力圖以此影響朝鮮政局,甚至加速其經濟崩潰和政治內亂,實現主導統一半島的目標。
美國以朝鮮崩潰為基礎,將其概念性的“5029作戰計劃轉變為具有可操作性的軍事行動計劃,突出應對朝鮮政權崩潰、大規模騷亂、居民大規模逃離、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落入叛亂軍隊手中、大規模自然災害等突變事態出現時的預案,甚至在聯合軍演中模擬韓美聯軍占領平壤。李明博政府將其政策基調由保持穩定和交流合作轉變為吸收統一做準備。與此同時,美國還數度提議與中國合作,為朝鮮可能出現的崩潰制定應急預案,堪為居心叵測。
多年來,朝鮮三大利益關切——即安全保障、政治承認、經濟脫困——均未實現,且陷入嚴峻的安全困境之中。面對當前的困境,朝鮮嚴厲斥責美韓日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做出了具有影響力的改變,這包括:確立接班人體制;重申朝鮮堅持半島無核化的立場沒有改變,愿意早日重啟六方會談;明確宣布朝鮮需要一個和平的環境以便于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加強了與中俄的經濟合作,改變政策、發展經濟的新方案在逐步落實之中。
朝鮮半島與中國國家安全之間存在著天然的關聯,歷來是中國安全的戰略緩沖地帶。半島問題引致的安全困境制約著中國和平發展的總體環境。另一方面,朝鮮半島也是美國牽制和影響中國的關鍵要素之一,是當前大國戰略博弈的重要戰場。當前半島局勢沒有顯著緩和,與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需求密切相關,體現了美國等利用軍演遏制朝鮮、圍堵中國的動機。
中國的根本政策目標是維持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如果半島發生流血沖突,首先遭殃的是半島雙方人民,也勢必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殃及周邊國家,對于任何可能導致事態惡化升級、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行為,中方都堅決反對,毫不含糊。
“朝鮮崩潰論”的圖謀在于從根本上改變朝鮮半島和東北亞的安全格局,相關傳播方卻并未認真研究一個國家崩潰將帶來混亂的嚴重后果。基于此,中國不會聽從一些專家所謂的“棄朝論”,而是采取了積極的應對努力。
這包括:強烈呼吁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多做有利于局勢緩和、有利于半島和平穩定的事情,盡早重返六方會談,并承諾與有關方一起努力;對韓美黃海軍演嚴厲警告,明確指出堅決反對外國軍用艦機到黃海及其他中國近海從事影響中國安全利益的活動;加強與朝鮮的政治聯系,通過高層互訪、特使赴朝等表達對朝鮮的支持,深化中朝友誼;對朝鮮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并積極幫助朝鮮應對西方的經濟制裁和金融制裁,大力加強與朝鮮的經濟合作。
中國愿意與有關各方一道,為防止朝鮮出現不穩定狀況而努力。妥善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其根本在于消除當前籠罩在朝鮮半島上的冷戰陰云,堅決反對“朝鮮崩潰論”的散布,通過相關各方的積極合作促使朝鮮融入國際社會。
展望未來,中國的戰略應對措施包括:進一步深化與朝鮮的政治經濟聯系,明確表達對朝鮮穩定的支持,進一步加強與朝鮮的經濟合作,鼓勵朝鮮建設性地融入國際社會;積極督促朝鮮棄核;創造條件恢復六方會談,積極促成有利于朝鮮棄核的國際解決方案,并促成在朝鮮半島問題的國際安全合作;以中朝經濟合作為新突破口,促進東北亞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為東北亞長期的和平穩定創造條件。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cndy/2011-03/01/content_12092534.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門洪華、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副教授 肖晞 編輯 呂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