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3月22日報道:“如果兩個月不出去旅行就不行了,”李牧,23歲的瑞士人用流利的普通話說。
從6年前第一次來中國起,只有四個中國的省或地區他還沒有去過。他的下一個旅程是位于西北部的青海省。
“基本上不帶錢,也沒有什么計劃,就是搭便車,到處走,”他說。
他經常花4,5天的時間搭車去北京附近的省市,只帶一些食物和帳篷。
“搭車時,微笑是必須的,要給司機一個好印象,”李牧解釋。
要做一些事情來吸引司機的注意,最重要的是要顯得有趣,能夠跟司機交流,然后,他們就會愿意帶你一程。
李牧有時還會在路上表演快板來吸引司機的注意。他通過參加漢語橋比賽結實了做評委的相聲大師丁廣泉,并且師從他學習相聲。
李牧6月將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
2009年6月李牧與其他三個朋友一起計劃從西藏騎摩托車到上海,但是在江蘇遇到了一場車禍,他的腿受了傷。
“那是目前我遇到的最危險的情況,”他說。
他被送到當地一個小的鄉鎮醫院,但是他并不信任這個醫院。他說醫院很簡陋,消毒讓他感覺更糟糕。7月他終于在上海的一家醫院接受了手術,1月多月以后,他又可以上路了。
李牧最近的一次長途旅行是去年12月在貴州為期兩個星期,為旅游衛視錄制電視節目的旅程。
李牧和節目組在貴州的鄉鎮待了15天,和當地少數民族一起過節。
“盡管我有時間也會自己去這些地方,錄制節目可以讓我學到更多東西,”他說。
做節目的時候他會問更多深入的問題,而自己旅行時他會更多的感受當地風俗習慣。
李牧住在大學宿舍,花很少的錢在食物上,以節省更多的費用去旅行。
當他還在讀高中時,2004年第一次來中國是為了學習武術。之后的三年中,每年夏天,他都會在中國待兩個月,即使是因為受傷放棄學習武術之后,他還是會來到中國。
“我在瑞士的朋友說他們很羨慕我,盡管他們在瑞士銀行工作,薪水很高,”李牧說。
他說,旅行到很多地方,認識很多人,讓他對世界的了解更加深刻。
“我能夠四處走,做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沒有上下班的限制,”李牧說。
在他的計劃中,在中國這種自由的生活起碼還要再繼續10年。 (中國日報記者 王雯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