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5月31日報道:中華全國總工會計劃到2013年底,95%的在華世界500強企業建立工會。目前世界500強在華投資的4,800多家企業里,有近93%都建立了工會,全總基層建設部二處副處長郭琛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表示。
全總還計劃三年內世界500強的建會企業全部實現工資集體協商。
2008年,全總開展了推動世界500強等在華跨國公司建會集中行動,帶動了各種所有制企業建會工作。2009年,各地工會繼續強力推進,一批多年未建會的在華跨國公司,如惠氏制藥、摩根士丹利、丸紅等企業成立了工會組織。
態度強硬,并且在世界其他地方均未建立工會組織的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在中國員工的強烈要求下于2006年在其中國的所有門店都設立了工會。
“沃爾瑪的建會給其他外資企業開了個好頭,”郭琛說。
根據廣東省總工會統計, 2010年在發生的一系列集體停工的企業中,有半數以上未組建工會,她說。
“對中國工會性質不夠了解是影響外資企業建會的最大原因,”她說。
“與西方工會不同,中國工會的主要使命是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和促進和諧的勞資關系,” 郭處長談到。
全總還將計劃在未來三年對世界500強在華企業的工會主席進行培訓,以幫助他們更好的落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
“人力資源經理和公司合伙人不適合擔任工會主席。工會主席應該由享受副職的部門領導或者中層管理人員擔任,因為他們和員工的利益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郭琛說。
事實上,有很多外資企業已經意識到建立工會的好處。
35歲的譚剛是世界500強企業博世力士樂北京液壓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漆工。公司剛剛和近1500名工人簽訂的集體合同讓他和工友們有了每季度和老板坐下來談判的機會。
“新的集體合同規定了我們能領到每年13個月的工資,同時我們的工資也將由物價和公司利潤來決定,”他興奮地說。
公司的工會主席李鳴告訴記者,前后有120名分別代表資方和勞方的代表參與了集體合同的討論,歷時9個月。這份合同不僅為工人們爭取到了強制的帶薪年假,還加強了車間的勞動保護措施。
“工會就像潤滑劑,有了它,才能更好的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以及保護工人權益,” 他說。
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李小姐也表示,德國老板們尊重中國法律也對建會工作很配合,他們同時認為良好的溝通和對話對雙贏的勞資關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已有超過200家的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深圳。據深圳市總工會統計,93%的在深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工會。
“這些企業對組建工會的態度已經由原來的拖延、消極、觀望改變成相對積極主動地了解工會組織的基本情況,支持工會組建和開展工作。外資企業組建工會的好處實際上已經體現在沃爾瑪、富士康、鹽田國際等這些企業中,” 深圳市總工會組織部副部長肖明告訴記者。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china/2011-05/31/content_1260867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陳鑫 編輯 潘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