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8月16日報道:大多數消費者都知道一桶18.9升的桶裝水通常在13元到20元之間,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可能花不同的錢買了完全相同的產品。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京潤泉飲用水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珍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20年了。她說現階段,買其他品牌的工廠生產的水打上自己品牌的商標不僅是合法,而且是非常普遍的事。
“很可能兩桶水唯一的區別就是標簽,但消費者卻須為其中一桶付出很高的價格?!?/p>
“不好意思,沒有零售”
王玉珍的水廠自己生產桶裝水并且只向有限的幾家大客戶出售?!拔覀儾蛔隽闶?,因為我不想參與到這個混亂的市場中,冒著毀掉我們品牌聲譽的風險?!?/p>
她的擔心源于桶裝水產業鏈中的一環——被業內人士稱為“不可控”的一環——經銷商和分銷商。
她說桶裝水產業的特殊之處就在于產品必須直接送達到客戶處。為了增加市場份額并且降低運費,企業必須在一個城市的各個地方設立水站。對大品牌來說,這樣做既費錢又費力,所以它們無一不需要借助經銷商和分銷商的幫助。
“如果水站的人在桶中灌入其他的水并且不把桶返還給工廠,我們永遠沒法察覺,”王玉珍說,“無論純凈水還是礦泉水都應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保存,并且避免陽光直射?!?/p>
“如果消費者真的發現自己購買的水有問題,他們和政府部門都會直接找到品牌和生產商。通常情況下根本沒人會想到問題可能出在經銷商這個環節,因為他們最難以追蹤?!?/p>
直銷的煩惱
白琰軍是康泰高科飲品(北京)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的公司是為數極少的幾家會直接把自己生產的桶裝水送到客戶處的公司之一。
這樣賣出的水價格會更高,因為這是個“費錢又費力”的活兒。白經理說直銷的模式比依靠經銷商的模式多出20%到30%的成本,但換回的是安全可靠的渠道。
他說有些品牌沒有自己的工廠但是卻有很多的客戶,讓他們又省錢又省力。甚至很多大的經銷商掙的錢都比他的公司多。
他的成本收益計算得到了劉傳國的確認,他是北京最大的桶裝水經銷商之一——北京益生泉有限公司的經理。
劉經理說大品牌的年收益通常以千萬計,而大的經銷商則是幾百萬元,但是對很多二線品牌來說,年收益往往要再低一個數量級。
好到不真實?
京潤泉的王玉珍經理說她最近在北京南城看到一個水站以每桶2元的價格出售桶裝水,每天的銷量約為300桶。“正常來說,他們賺的這些錢還不夠人工的成本呢,更別說生產桶裝水所必需的消毒裝置和洗桶裝置了。”
北京中富容器有限公司的一名王姓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每年生產的PC大桶中,合格的產品僅有40%左右。該公司是珠海中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之一,珠海中富是行業中最大的PC大桶生產商。
“為了避免自己的品牌被仿冒,很多大品牌自2003年起就開始使用有著特殊燙花的異形桶,”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銷售人員稱。他說一個好桶的售價絕對不會低于30元。
桑運成,一位28歲有著7年經驗的送水工,告訴中國日報記者連他都無法僅憑外表分辨一個桶是否是合格品,而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將一桶桶水送達不同的客戶。
經銷商劉傳國說,通過桶裝水的價格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例如經銷商從農夫山泉的生產廠家以12元的價格進一桶水,指導銷售價往往在18到20元之間,但是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心理價位是13元左右。如果他們真的能用這個價格買到‘農夫山泉’,那么幾乎可以百分之百肯定那一定是假貨?!?/p>
誰來監管?
國土資源部門負責認定一處水源是否具備制造礦泉水的資格,并且核發采礦許可證,允許企業采集該水源的水用于生產。
工商部門負責向企業核發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衛生防疫部門負責向生產廠家核發衛生許可證和從業人員健康證。
質監部門負責不定期檢查出廠的產品。
很多小水站的存在甚至都不為監管部門所知,管控更是無從談起。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cndy/2011-08/16/content_13119605.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武文聰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