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9月3日報道:代理渤海灣蓬萊19-3溢油事故的律師團也已于9月2日向國家海洋局提出申請,望其在最短時間內出具有關這次事故的數據報告。
本次事故養殖戶代理律師團主任趙京慰向《中國日報》表示,他們受養殖戶委托在9月2日上午正式向國家海洋局申請獲得渤海灣漏油事件的相關數據,包括漏油范圍、油污分布面積、擴散速度以及受污染水域的數量。
“現在一切都在為訴訟做準備,我們也想監測部門提出要求數據評估,并決定在獲得數據報告后,隨時準備起訴,”趙律師說。
但是,他表示訴訟的具體時間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也沒有對委托戶想要的訴訟賠償金額進行回應。
河北樂亭漁業養殖協會主席楊基珍對本報記者說,當地超過60%的養殖戶的海產受到損失。而且,農業部漁業局曾在8月3日對當地死亡的扇貝提取了樣本并答應在一個月之內給予他們答復,目前也沒有任何消息。
“我們一直都在關心整個事故的進展,希望政府能盡快出具數據信息,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賠償。”他說。
除此之外,國家海洋局也在9月2日認定:康菲公司沒有完成“兩個徹底”任務,并責令蓬萊19-3全油田停注、停鉆、停產作業。
海洋局在接到康菲公司8月31日提交的總結報告后,對“兩個徹底”進行了現場核查,并組織了專家進行了平谷審查。經過認定,發現康菲公司并未完成徹底清除排查溢油風險點、徹底封堵溢油源的任務。
經過海洋局勘察溢油事故現場、質問相關責任方、閱讀大量原始數據資料等工作基礎上,他們對事關原因、性質、責任做出初步認定:造成此次溢油的原因從油田地質方面來說,由于作業者回注增壓作業不正確,注采比失調,破壞了地層和斷層的穩定性,形成竄流通道,因此發生了此次事故。對此,康菲公司沒有盡到審慎作業者的責任。
與此同時,國家海洋局責令蓬萊19-3全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鉆井、停止油田生產作業,并要求康菲公司必須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繼續排查溢油風險點、封堵溢油源,并及時清除溢油事故油污。
國家海洋局也表示將會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代表國家對康菲公司提出生態索賠,并要求公司有關事故處置工作進展的信息,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報告,同時及時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監督。
截至到記者發稿時,康菲公司官方網站沒有對國家海洋局的說法做出回應,其新聞發言人手機也一直無人接聽。
此前,中國海監北海分隊副總隊長林芳忠在1日表示,國家海洋局正在通過衛星、飛機、船舶、甚至水下機器人等手段進行全面核查。(中國日報記者 曹音 編輯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