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12日紐約報道:“中國是人類僅存的希望”,曾在140多個國家游歷并工作過的美國電影制片人、小說家、記者安德烈?費爾切克說,中國并不完美,但它為這個西方統治的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費爾切克一年前在Znet上發表并被西班牙《起義報》轉引的評論:“西方完善攻擊中國的技術”,近日被《人民日報》翻譯轉載。
在該評論中,費爾切可說,“西方自己都在全世界各地做著踐踏人權的事情,又怎么可能關心人權呢?人權問題是西方用來掩蓋其對任何致力于與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對抗的組織提供支持的借口。”
費爾切克告訴《中國日報》,他現在依然持有相同的觀點。
費爾切克是一位美國左翼知識分子和國際主義者。他對很多被主流媒體忽視的地方進行報道,揭示當前世界的不公和丑陋的后殖民秩序。
身為美國公民的費爾切克出生于前蘇聯時期的列寧格勒,出生后不久便被帶到前捷克斯洛伐克并在那里成長,直到來到紐約學習電影。
費爾切克的父親是捷克核科學家,母親是有一半中國血統的俄羅斯建筑師和畫家。費爾切克認為正是他血脈中流淌的混合血液、他身邊來自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朋友們,造就了現在的他。
他目前正在為聯合國制作一部電影,內容是關于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肯尼亞的達達布營(Dadaab),同時他關于剛果戰爭的新片也將于12月發行。
費爾切克曾是一位戰地記者。上世界八、九十年代,他的足跡遍布十多個戰火地區,從波斯尼亞到秘魯到斯里蘭卡,從剛果(金)到東帝汶。費爾切克的工作、游歷帶他到過世界上140多個國家,而他發現,“世界沒有中國,就別無其他選擇。”費爾切克表示,“中國并不完美,但它是地球上最和平的一個大國。”
費爾切克認為,相比起西方國家和他們在亞太的盟友對人權的踐踏,中國的狀況要好很多。
“支持人權,往往是西方干涉別國內政甚至將某個國家引入內戰的同義詞。這已經在尼加拉瓜、古巴和智利等國家“實行”過,現在又被用來制造中國的不穩定,”費爾切克說。
費爾切克說道,在非洲、大洋洲、亞洲、拉丁美洲,西方國家直接干涉內政、軍事政變的情況并不少見,給貧窮國家強加他們償還不起的貸款以便掠奪其自然資源的狀況更是時有發生。
“人類生命對于他們不值一提,”費爾切克提起有“殖民主義之王”之稱的比利時國王李奧帕多二世(King Leopold II of Belgium),一百多年前為增加生產、充實自己的金庫,而不惜在剛果殘殺600多萬平民的例子。
費爾切克目前正在制作的電影中,有一部是關于盧旺達和現在仍在剛果(金)持續的戰爭。這部電影將在兩個月后面世。
費爾切克說,迄今為止,已有700萬到1000萬人因這場戰爭及其導致的饑餓和疾病喪生,這是自二戰以來死傷最多的沖突。聯合國在2010年發布的一份關于剛果(金)的測繪報告中指出,盧旺達軍隊和反政府武裝聯合制造的罪行可謂“大屠殺”。
費爾切克說,盧旺達和烏干達代表著西方國家和其公司在剛果(金)大肆掠奪其自然資源。
費爾切克還舉了其他一些例子,包括德國在殖民時期在今天的納米比亞進行的大屠殺、英國曾在非洲建立集中營、在中東使用毒氣,更不用提法國曾在其殖民地尤其是在阿爾及利亞、加勒比和印度支那犯下的前所未有的罪行。
“這還只是一小部分的例子,”費爾切可說,“這些直到現在還對外國城市進行轟炸、犧牲平民生命進行恐怖統治的國家,竟還敢于宣揚他們的道德要求——對中國或古巴、委內瑞拉等國家的人權狀況進行說教?”
但費爾切克并不期待一個“完美”的中國,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和自己的問題。費爾切克呼吁的是在西方統治的國際秩序中的“多元化”。
他支持中國和俄羅斯10月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歐洲國家提交的制裁敘利亞的決議草案。“如果沒有中國會發生什么狀況?歐洲起草聯合國決議,幾周之后敘利亞遭轟炸,像在利比亞發生的那樣被毀滅,”費爾切克說。
“我并不期待中國很‘完美’,我希望世界多元化,”費爾切克說。
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是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共同愿望。2003年,中國和俄羅斯發表聯合聲明倡導建立多極、公正和民主的國際秩序。
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之中,費爾切克一方面對他成長其中、幫他了解世界的紐約心懷感激,一方面對“美利堅帝國”這個概念深感不屑。
費爾切克目前常常奔波于東南亞、日本和東部非洲之間。他認為對美國很多“令人發指的”外交內政進行批評是他的責任。
費爾切克目前在寫一本關于印度尼西亞1965年政變的書籍。這次英美介入的政變中,有100萬至300萬人被害。
這本名為《群島的恐懼》(Archipelago of Fear)的書也追蹤了印尼從1965到現在的發展,將在倫敦由Pluto出版社出版。
“我主要的目的是展示,在一個完全屈服于‘市場原教旨主義’的貧窮國家發生了什么,”費爾切克說。
費爾切克之前出版的小說,得到了美國知名學者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的推薦。喬姆斯基說費爾切克2010年出版的小說《大洋洲》“喚起了人們對當代世界的現實狀況的認知”。
“他揭示了西方歷史根源上不堪回首的現實——那對于西方國家來說,是個恥辱,”喬姆斯基評論道。
費爾切克的另一部“政治革命小說”,《不歸點》(Point of No Return),展示了一位戰地記者眼中的世界。這本書2005年以英文出版,2010年以法文出版。
費爾切克目前在進行的還有一部預計1000頁的名為《冬日旅行》(Winter Journey)的小說。這部小說將描繪我們現實生活的世界在心懷不滿的“國際化”的左翼知識分子眼中是什么樣子。
英文原文請見:
http://m.orobotics.cn/china/2011-10/12/content_13873973.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
(中國日報記者 程光錦 編輯 呂捷)
注:安德烈?費爾切克(Andre Vltchek):美國作家、電影導演、記者 個人網站:http://andrevltchek.weeb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