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2日社論文章: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第八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10月21日在廣西南寧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八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中方愿意繼續(xù)擴大東盟國家優(yōu)勢產品的進口。東盟國家領導人以及2300家來自中國和東盟的公司參加了這兩個會議。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2003年由溫家寶總理倡議舉辦的,是促進共同繁榮以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建設的重要平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在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0周年,此次博覽會與一系列共同舉行的活動,是促進貿易關系與睦鄰友好關系的展示。
同時,它也為雙方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以擴大共識,增強在貿易與其他領域的雙邊合作,并消除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存在的分歧。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東盟貿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5%,在2010年達到2928億美元,幾乎是1991年中國與歐盟建立對話關系時的37倍。就貿易額而言,擁有19億人口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ACFTA),現在是世界上第三大自由貿易區(qū)。
保持良好的經濟關系,對中國與東盟有百利而無一害,不僅有助于實現共同繁榮,而且也有利于地區(qū)的穩(wěn)定與繁榮。
在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越來越多不確定性,以及中東和北非的動亂仍在繼續(xù)的國際環(huán)境下,雙邊增強各領域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是雙贏之舉。
為了雙邊合作向前發(fā)展,中國和東盟必須在平等、互信的精神下處理他們在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并且共同努力擴大他們之間的共識。
就中國南海問題爆發(fā)的爭端,中國和東盟在7月份同意建立新的指導方針,通過有關當事國之間的雙邊談判來解決爭端。
盡管如此,菲律賓等少數國家卻利用中國的善意,采取輕率的行為,旨在使南海問題國際化,侵害中國的海洋主權。
這些國家是時候要改變他們的方式,并從大背景下考慮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友好關系了。(中國日報社論 編譯 張斯 編輯 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