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28日報道:錢瑜每天會花上幾個小時和他的新娘討論他們復式豪宅墻壁的顏色以及客廳家具的款式。最后他們終于確定了用歐式經典的風格,墻壁是淡紫色,地毯用紅色。
自夏天以來,錢瑜就像所有剛剛結婚的快樂年輕人一樣,為生活中與妻子度過的每個細節——一起做飯,一起吃飯——而感到興奮。但不同的是,他只有15歲,他的婚姻生活也只存在于虛擬的空間。
錢瑜和他的新娘——他并不知道她的真實姓名——是中國成百上千萬網婚網民中的一員,信奉“虛擬家庭,愛的箴言”就像“網絡同居”網站首頁上所寫的那樣。
他們敲打著鍵盤聊天,通過顯示器上方的攝像頭向彼此微笑。通過這一切活動,錢瑜在他北京的家中完成了對婚姻的幻想。
“從游戲的角度看來,‘網婚’只是一個工具,”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孫時興說,“對于參加網婚的大部分未婚者,‘網婚’游戲為他們提供了結識新人的機會。”
“但我的確很擔心網婚的低齡參與者們。”
錢瑜和他的網絡新娘曾經是“第九城市”中的游戲伙伴,后來他們轉移到一個相對私密的聊天室,并彼此稱呼對方“甜心”或“寶貝”。一個月之后,網名為“幽谷冷風”的錢瑜向這位網名為“虛榮寶貝”的網友求婚了。
他們“盛大”的婚禮在8月4號舉行——當然,是在網上——吸引了同一網絡社區上幾百名網絡好友來參加。“賓客們”給新人送了鮮花、紅包和鉆石。這些都是用游戲中的積點來換的,一點換一束花,五點可以買珠寶。
錢瑜對于這份關系非常投入,在網上他也是一個很有人緣的人。但在真實世界中,他總是保持沉默。這個北京的初中二年級學生在生活中只有兩三個朋友。
“我發現這個學期一開學他對學習的興趣就不大,”錢瑜的媽媽張萍說,“他甚至很少和我、和他爸爸說話;但是一上網就好幾個小時,還對著顯示器傻笑。”
大概兩個星期前,張萍發現她的兒子在網上和他的妻子說“想你……”,但她沒對他說什么。她不想讓他太慌張,以為要受罰了。
“我真的擔心他太深地陷入這段虛擬的感情中,”她說。
“我覺得她的擔心太多余了,”錢瑜說,“這又不是真的。”
“校內外的各種考試以及不確定的未來讓青少年產生了很大的心理負擔,讓他們想逃離現實的生活,”一位北京市共青團辦公室的研究人員說,“他們在網上尋找心靈伴侶來宣泄感情,釋放競爭中的壓力。”
另外,沉迷于虛擬世界因為情感有了發泄的出口,也因為在現實生活中缺少了交流的能力,廣州青少年熱線專家黃子默說。“這一代獨生子女顯示出缺少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而虛擬生活則填補了他們內在的空虛。”
而且,黃子默說,在虛擬的世界中沒有了真實生活中責任和道德的約束。“他們不認為真實的婚姻是對雙方彼此的交托。他們也不知道他們伴侶的感受而只關心他們自己的情緒。”
錢瑜發現在網上交流比現實中要簡單得多。“即便是在同學中,我還是會覺得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他說,“但是在我的游戲社區,我可以和我在線的朋友們說的比在教室里說得多。不知不覺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我發現在線的朋友們彼此更親近。”
即使這樣,他們還是沒有說真話。
錢瑜在網絡上的個人描述非常吸引人:姓名:幽谷冷風,身高:180cm,體重:70公斤,不帶眼鏡。而現實中的錢瑜怎是一個170cm高,60公斤重的普通男孩。而且他還帶著眼鏡,是個近視眼。
他的虛擬妻子“虛榮寶貝”是一個長腿大眼,有著迷人卷發的美女。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年齡。錢瑜在網絡社區里的大多數朋友都會謊報年齡。錢瑜說:“他們都比網上說的年齡小。” 錢瑜的網上資料里說他18歲,而他的網絡妻子的資料也是同樣的年紀。
“我們都會讓自己看上去很不錯,”他說,“這在網上很正常。”
錢瑜的媽媽卻對此感到很擔憂。“在網上似乎一切對于孩子來說都是沒有邊界的,真實和謊言之間,現實和虛擬之間,一切都是混亂的。”
“我希望他可以把注意力放回到他應該做的事情上,”她說,“我也希望他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和真實的人建立好的關系,比如我們(我和他爸爸)。”
早在互聯網在中國興起之初,《中國婦女報》曾報道,截至2004年,中國已有10萬網婚夫妻。
上海的時代報曾在2006年6月報道了當地一家網絡婚姻網站“愛情公寓”開業之初的一個月就吸引了100萬用戶注冊。
據黃子默估計,在中國大陸,大概有40-50家網婚網站。僅“愛情公寓”一家,現在就已有2億個ID。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六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有3.9億家庭用戶在家使用寬帶上網。當個人電腦和互聯網成為中國家庭的必需品,孩子接觸網絡游戲也變得越來越方便。
在2007年的一項報告顯示,大約有70%的虛擬婚姻網絡用戶年齡在18歲以下。
“在我所在的班上大概有1/3的同學都玩兒過網絡婚姻的游戲,”錢瑜說,“這真的沒什么大不了。”
但這種網絡游戲卻對現實婚姻產生了很壞的影響。據中國新聞報道,去年十月,江西省的一對夫妻被法院宣判離婚,因為妻子控告丈夫在網上有了另外一個婚姻。法官認為其行為是“精神背叛”。
“在現實婚姻中遇到問題的人會在網絡婚姻中尋找安慰,”上海的孫教授說。另外的選擇則可能是出軌。
孫教授認為虛擬婚姻這種隨便的結合會對青少年實際關系的建立產生不好的影響。“他們可能會欺騙他們的伴侶。”
“青少年在這個階段可能會無法分辨是非,”孫教授說,“一旦他們回到現實中,他們會對現實感到失望,并且很受傷。”
錢瑜的一些在線朋友有的已經經歷過幾段網絡婚姻,有些同時進行著幾網絡段婚姻。
說到自己的網絡虛擬關系,錢瑜說:“我不知這段感情可以持續多久。至少我現在覺得很有趣。”
他并不打算在現實中和他的“太太”見面。“她長得很漂亮,我知道。因為我通過攝像頭看見過她的臉。”
他想了一會兒,說:“我想這只是一個游戲。”
英文原文請見: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1-10/28/content_13992356.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張鈺晨 編輯 呂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