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14日報道:中國政府有很大的空間在明年采取新一輪刺激政策來保證經濟能夠平穩較快發展,世界銀行高級副總裁林毅夫在接受《中國日報》采訪時說。
如果歐洲債務危機繼續惡化,美國經濟長期低迷,中國有可能會在未來采取擴大財政支出的方式來刺激基礎設施建設和促進制造業的發展,以此來緩解外部需求減少和出口預期下降帶來的影響,林毅夫說。
“在新一輪刺激政策中,為了防止通貨膨脹率的增加,財政政策會發揮更大作用,而銀行的信貸擴張會相對減少,”他說。
雖然明年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復雜,外部經濟條件有繼續惡化的可能,但是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明年實現8%或以上的經濟增長率不成問題,林說。
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會議很可能將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作為2012年經濟工作的指導方針,但不排除在穩定的基礎上,增加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的力度。
統計局公布的11月CPI 為4.2%,降到了年內最低值,給政策轉向“保增長”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說,政府可能在年度經濟會議中繼續把保持8%的GDP增長和控制年度通脹率在4%左右作為2012年的目標。
在消費水平無法短期內提高、出口預期下滑的情況下,投資將成為明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動力,林毅夫說。
和多數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政府的公共債務負擔較小,加上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的空間較大,新一輪的經濟刺激可能會有效的拉動增長。
許多國際投資機構的經濟學家預計,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也許還會通過降低稅收來支持國內消費的增長,也可以通過減稅來保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資金。
林毅夫還告訴記者,目前發達國家的主要問題是產能過剩、失業率高。他建議歐元區國家和美國真正采取措施刺激實體經濟的發展,提高生產率。“中國在應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采取的財政刺激政策可以為這些國家提供很好的借鑒。”
他還建議發達國家控制金融體系的規模,加強金融監管,把危機變成原動力來促進國際經濟的穩定。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usa/business/2011-12/14/content_14262618.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陳佳 編輯 鄧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