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2月31日報道:尚未開發的我國第五大島嶼正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日前,《平潭綜合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準實施,這標志著擁有“超越特區”的權利的福建省平潭島正在加速趕超深圳、廈門等經濟特區。
國務院于上個月正式批準了平潭綜合試驗區的總體發展規劃,并要求平潭要利用臨近臺灣的地緣優勢,成為兩岸關系發展的“橋頭堡”,先行先試的“試驗田”。
平潭島距離福建省會福州市目前僅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車程。在島上,樓房橋隧和路政設施等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以期待吸引更多海峽對岸的投資者和新移民前來定居。
平潭島全島擁有陸地面積大約370平方公里,是香港本島面積的4倍大。平潭也是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點,和臺灣西海岸的新竹市距離僅126公里。上個月,一輛高速客滾輪首航臺灣,正式開啟了一條海上快速通道,跨越臺灣海峽從此僅需兩個半小時的時間。
當地政府表示,更為大膽的改革將在島上進行,并在兩岸人民共同開放、共同管理方面取得新的政策突破。
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周青松副主任說,我們希望引進更多的海外人才尤其是臺灣同胞來島居住,建設我們的共同家園,并積極推動臺胞參與事務管理。
按照規劃,平潭島將建設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一個重要城市,人口規模在2030年預期將達到80萬。平潭在去年完成投資近100億元的基礎上,預計今年可完成投資300億元,力爭三年內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并通過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兩岸對接的條件。
與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深圳和廈門不同,平潭島不走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之路,而是在建設開發的初始就堅持培育高端產業。
周青松副主任說,試驗區要堅持走綠色、低碳、高新技術發展之路,并對符合產業定位的企業給予更大的政策優惠。
目前,總投資73億元的協力科技產業園已經破土動工,投產后主要研發和制造微電子類產品。全球最大顯示器生產企業冠捷集團投資的冠捷科技園,也已經有10家臺資關聯企業入駐。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規劃,平潭島將發展高新科技產業、海洋經濟和現代工業等支柱產業。同時還將利用島上優質的沙灘,開發建設旅游休閑度假區。
協力(平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李明福表示,作為最早一批在平潭島上投資的企業,他們想抓住商業先機。
李明福說政府對于電子企業提供了很多稅收方面的優惠,比如在企業之間在島上的經貿活動免于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因此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都將從中獲益。
根據管委會介紹,對平潭區域內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優惠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而在經濟特區廈門,今年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已經提高到了24%。
李明福說平潭島上的企業還可以利用人才互補的優勢,一方面勞動力價格便宜,另一方面可以招聘來自臺灣的管理團隊和技術人才,因平潭距離臺灣很近,當地政府頒布了許多吸引臺胞的優惠政策。
周青松副主任認為,平潭未來的長期發展目標是要從綜合保稅區向以香港模式為代表的自由貿易區過度。在通關管理模式上,正在抓緊研究新的監管方法,將按照“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模式,爭取在2013年初實施新的通關制度。
英文原文請見:http://m.orobotics.cn/usa/china/2011-12/31/content_14362868.htm。特別說明:因中英文寫作風格不同,中文稿件與英文原文不完全對應。(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 譚宗洋 編輯 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