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解決敘利亞危機將導致災難
旨在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國際會議在日內瓦召開了。有別于在突尼斯和土耳其舉行的“敘利亞之友”會議,日內瓦會議是由聯合國主持的,更就有代表性,也是更公平更穩妥解決敘利亞危機的一次嘗試。
敘利亞是中東沖突的匯集區,在阿以沖突方面,它是“前線國家”,其領土戈蘭高地至今仍被以色列占領;在阿拉伯和突厥國家關系方面,它也是“前線國家”;在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關系方面,敘利亞是“什葉派新月帶”的中間環節,同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盟友關系,為“正統”阿拉伯國家所不容;在其內部,則存在著復雜的教派矛盾,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由少數什葉派控制多數遜尼派的國家,歷史上發生過嚴重的教派沖突。由于敘利亞政府在過去半個世紀對國內的安全控制能力極強,內部反對力量分散,缺乏具有感召力的領袖人物,而流亡國外的數十萬反對派成員又無法返回參與國內斗爭,加之國際社會沒有形成統一的介入方案,敘利亞危機在一年多后仍處在僵持狀態。
存在于敘利亞國內和國外眾多的反對派組織,以及決心推翻現政府的外部勢力,顯然已經失去了耐心,軍事干預的呼聲十分強烈。但與此同時,曾在利比亞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北約國家卻顯得十分謹慎。因為,誰都明白敘利亞問題的復雜,誰都不想承擔難以收場的血腥戰爭的后果。
通過外部軍事介入推翻巴沙爾政權,將“另類阿拉伯國家”將轉變為“正常阿拉伯國家”,將“什葉派新月帶“攔腰斬斷,這是一些海合會國家渴望看到的,卻是伊朗難以接受的,因此伊朗對敘利亞局勢的發展格外關注。
土耳其是敘利亞的鄰國,由于在冷戰期間同以色列保持良好關系,兩國關系僵化。10年前土耳其“回歸中東”的政策使得土敘關系得到根本性改善,為土耳其進一步在阿拉伯地區擴大影響打下了很好基礎。但在“阿拉伯之春”中,它又愿意以“成功的民主和政教分離體制”的資格大力支持阿拉伯民主變革,對敘利亞也不例外,這就葬送了以往10年對巴沙爾領導的敘利亞的外交成果。為了保持對敘利亞及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土耳其沒有退路,只能積極協助敘利亞新體制的建立。但是,如果處置不當,有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