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正成為世界最大高端勞力輸出國任重道遠
盡管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高端勞動力輸出國,但是專家仍警告對此不應過于樂觀,并呼吁中國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鼓勵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預測,到2030年,中國占全球所有新增受過大學教育勞動者的30%。相比之下,美國將僅占5%,包括美國、日本和歐洲許多國家在內的發達國家,總共占全球新高學歷勞動者的14%。
此外,中國也培養出更多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領域畢業生,幫助中國在全球增長最快領域的競爭。2008年,美國只有14%的大學畢業生,在這些專業領域取得文憑,而中國大學畢業生占42%。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奴?馬迦卡說:“中國之前對教育的投入如今產生成效。中國投入資金新建很多學校,他們擴大了大學招生人數。”
盡管如此,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易定紅教授指出,雖然中國高校擴招將高等教育畢業生人數推了上去,但是教育質量仍需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也應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易教授表示,中國的人口基數大,近幾年高校的擴招也大大提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然而與傳統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畢業生相比,中國的學生的國際化視角與思維、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仍要遜色。
“比如在商科,國際化的思維非常重要,美國的畢業生就更懂得站在全球的角度考慮問題”,易教授說,美國大學要求學生畢業前到非美國本土的國家或地區去,去體會當地的文化,以此來培養國際化的思維。
在英國坎伯恩礦業學院研究的中國博士生羅志海也說到,在國內,大學生很少有參與國際化研究項目的機會,進而他們沒有在有國際化背景團隊的研究經歷,加上語言的障礙,這也會給他們在國際高端勞動力市場上減分。
為了能更好的滿足國際高端勞動力市場的要求,易定紅表示,僅僅在財政上加大對教育的支持還不夠,還應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鼓勵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使高校“能夠源源不斷的提供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來源:中國日報 周娃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