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莊園:哈爾濱懷舊中心


圣?尼古拉大教堂,老哈爾濱人都習慣叫它喇嘛臺,是哈爾濱開埠以來第一個城市地標,也曾經是整個東亞地區東正教的樞紐教堂。
1966年,教堂被毀,從此圣?尼古拉大教堂只能留在博物館的照片上和老哈爾濱人口口相傳的記憶里。
黃祖祥選擇了圣?尼古拉大教堂作為復建的第一座建筑,是因為在他看來,這座早已消失的教堂一直深深的留在所有哈爾濱人的心里,復建這座建筑,不僅是他一個人的夢想,更是所有哈爾濱人的夢想。
一經決定,黃祖祥便馬上著手多方面尋找有關喇嘛臺的資料,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在俄羅斯圣彼得堡的一家博物館里找到了21張圣?尼古拉大教堂的原始設計圖紙.
隨后黃祖祥又邀請到俄羅斯著名的歷史建筑保護協會主席、功勛設計師、哈巴羅夫斯克工業大學建筑學博士尼古拉?彼得羅維奇?克拉金博士進行主設計,按1比1的比例完全還原.
為了做到“每一寸都和原貌一模一樣”,他們專門按照原建筑結構使用的松木產地,到俄羅斯進口松木原木,再根據復原的外觀設計圖紙,嚴格按照原有比例請能工巧匠精心雕刻。
“為了保持原汁原味,建筑內的大鐘、圣像、燭臺等絕大部分物品都是按照圖紙專門在俄羅斯訂制,就連里面桌椅的樣式、顏色,都沒有絲毫改變。”幾年前的點點滴滴,直到現在黃祖祥依然記憶猶新。
2009年9月30日,教堂封頂,包括黃祖祥在內的所有在場的人,無一不落下了激動的淚水,因為只有他們知道這中間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下了多少汗水.